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父母对你的精神状况,心理状态并不在意,你还会在意父母对吗?
父母,孩子,我的如果父母对你的精神状况,心理状态并不在意,你还会在意父母对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父母的眼里,儿女,不论长到多大,甚至哪怕已经60、70岁的儿女了,在他们看来,都是还要他们关心关怀的。经常看到那样的画面:80多岁、白发苍苍、满嘴无牙、颤颤崴崴、拄着拐杖的老母亲,还在碎碎念念、叮嘱叮嘱5、60岁的儿女出门走路要小心,要多穿件衣服防冻,在外吃饭要注意卫生等等等等…天底下最无私无畏无惧的爱,最持久永恒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爱。
大多数情况是,长大了的儿女似冲出笼子的小鸟,扑弄扑弄着翅膀,能飞出去多远就飞去多远,恨不得把父母的唠叨、叮咛、关心、管教等等“烦人”的事丢到十万八千里去。长大了,离开了父母了,学习见了世面了,可以单独居住了,成立了自己的小家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父母指手画脚了,父母在长大成人了的儿女面前变得矮小了,老脑筋了,老化了,跟不上时代了,对儿女的话语权越来越小了,逐渐变成父母听儿女说教了。
但如果有一天,当你回家时,突然发现,你的老父或老母,不认识你了,“笑问客从何处来”,你会不会顿时泪飞顿作倾盆雨?老母的唠叨呢?老母的碎碎念呢?老母的烦人呢?…一切的一切,父亲母亲都无从忆起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命轮回,世代更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感恩父母,致敬生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这代人,迫于当时生活状况,父母难以顾及儿女的心里感受,可以理解。
如今父亲老了,做为儿子的我常年在外,—年—个月假期,无—日不陪伴,現在还请保姆长期陪伴护理,尽力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而老父只要我回家陪伴,我又何曾不想,可环境使然办不到。
听到岁未亲人的声声召唤,倍感心疼却也无奈,只能仼由泪盈双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与子女的情感是任何情感都不能替代的,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也是第一位的,希望自己孩子快乐。
大多数父母关心孩子吃喝,穿戴,学习,生怕委屈了孩子,只要这些满足了,子女就应该快乐健康,怎么可能不高兴?
不是父母不在意子女的精神状态,而是父母没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很难理解你的心理动态,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子女应该理解和尊重父母的付出和无助,如果你比父母懂得精神方面需求知识,就对父母的付出你的爱,而非报复父母不在意你的精神状态(你对父母有什么要求,反过来自己对父母是否这样做了)。
有的子女所做所为,可能伤了父母的心,让父母无所适从,灰心丧气,作为晚辈不应该和父母计较,积极缓和与父母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永远是父母,是给你生命,养你长大的人,老话说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答!
我们是60后的子女。父母基本上都在80岁左右了。他们顾及不到我们的精神世界,或者说已经没有能力顾及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做的只能是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同时,照顾好他们的精神世界。所谓做人子尽人事。他们风风雨雨一辈子已经为我们付出很多,我们不要再奢望从他们那儿索取什么。他们更需要照顾,关心和陪伴,因为他们已经老了,我们也会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就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可是没有人天生就是父母,所以,每一个父母都是在成为父母后,慢慢学做父母的。在这个过程中,的确会出现一些做得不是很好的地方或者是一些不好的事情,对子女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没有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只是可能有时会因为各自的性格问题会粗心,会忽略,还有就是没有认识,不知道精神问题和心理状态,其实远远比吃饱穿暖重要很多。这不是父母不愿意或者是故意不在意的,作为子女,应该最了解自己的父母,也多体谅理解父母。人没有完美的人,父母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不论父母怎样,儿女都应该承担做儿女的责任,关心赡养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件最遗憾的事情。
上一篇:在老家务农月入1500正常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