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鱼塘面积小适合做高密度养殖吗?如何做好?
水体,水质,池塘鱼塘面积小适合做高密度养殖吗?如何做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5亩的水面积可做高密度养殖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适合,可以扩大鱼塘面积或者鱼种数量少放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鱼塘面积小适合做高密度养殖吗?如何做好?
对于食用鱼养殖来说我们通常都说宽水养大鱼,这也不无道理,因为水面宽了之后水中的波浪会更大因此水中的溶氧量会更高一些,另外水体大了之后水中天然饵料相对来说也会更加丰富。但是现在都是采用高密度的养殖模式,那么鱼塘小适合高密度养殖吗,要如何中来做?
对于一般的鱼塘来说水面有3亩以上用来高密度养殖是完全没事的,但是还有其它的一些条件要注意才行,例如:
水源:对于高密养殖来说用水量会更大,因此高密度养殖的鱼池一定要有足够好的水源才行,要不会影响到日常的生产和鱼的产量。
合理管理:高产池的水质变化快,因此平时要多注意塘里的水质变化,定时用药来改底才行,因为水质的好与差直接决定了鱼的健康和产量。正常来说最好是每7-10天用药来改底培菌、培藻。只有水体环境好了之后鱼才会少生病,快速生长。另外就是投喂这一块也一定做到位,饲料这些跟不上也不行。选好种苗:鱼的生长速度也与苗种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放苗时尽量选择那些正规的苗场育出来的苗,这样在养殖过程中才有保障。
充足的溶氧:高产池因鱼的密度高所以耗氧也非常的大,因此一定要做好增氧措施,提前安装好增氧机,在鱼的生长高峰期要合理来使用增氧机(踏火之前的文章有专门关于增氧机的使用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翻阅),这样才能保证鱼的安全。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密度高的养殖,要做好水质管理和塑料配备,勤给水塘输氧,发现水质腐败就要及时换水,饲料投喂要及时充足,不能缺少,也不能堆积腐败。
密度高就得细心管理,过高容易出问题。实在不行时要调整密度。祝你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是可以的,我家的水塘大概四亩三分,以前也养过,后来换虾了!
养殖,为了最大化收益,是不能只养一个品种的,不能这个好卖,我全养这个,这是不科学的。
最好就是多品种养殖,白鲢,鳊鱼,鲫鱼,鲤鱼,草鱼都要有,可以根据市场进行变换,这样,水塘的上中下都有,形成效益的最大化。
密度有了,氧气含量那是肯定不够,加水加大含氧量(地下水需要增氧,本身含量几乎没有),另外,夏季,每天都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增氧,一般上午十点到两点(根据地方气候进行调解,毕竟各地方不一样),天气闷,气压低的时候鱼都会浮头,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得增氧。
另外,记得时常套水,保持水的活性,高密度养殖,生物调水和药物使用都要小心,地区不一样,我就不说了,你可以询问当地的大型养殖户和鱼药卖家,他们都会有自己适合当地的一套。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适合,如要着密度养殖需扩大养殖面积,多少水体能载多少鱼是有一定比例的,如船超载会沉,车超载会翻一样的,要想高产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增氧设备,水质改良的相关药物等,你面积太小置办了相关的设施有可能连设备钱都挣不回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定期加注新水
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鱼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坏更快,因此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深。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水深;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鱼池塘水色淡些,每7~10天应灌新水1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20厘米。夏季鱼池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