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为什么让关羽守华容道以至曹操逃走,曹操一死匡扶汉室不是更容易了吗?
关羽,刘备,华容道诸葛亮为什么让关羽守华容道以至曹操逃走,曹操一死匡扶汉室不是更容易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张飞关羽一直不服诸葛亮。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格非常了解,诸葛亮深知曹操对关羽有赠袍,送马和不杀之恩,并且知道以关羽的性格一定会放走曹操。关羽放走曹操,诸葛亮就可以趁机立威,虽然关于立了军令状。但是刘备肯定不会杀关羽的,诸葛亮也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从此以后关羽再也不敢在诸葛亮面前任意的嚣张。
赤壁之战虽然是孙刘联合,但刘备却只派诸葛亮一人去东吴。因此只是名义上的孙刘联合,主要还是东吴的兵马。曹操赤壁大战失败后,肯定会对东吴怀恨在心,而感激刘备的兄弟关羽放走自己。
因此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可见是一箭三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如果死掉,汉献帝就可能不再是傀儡,那么刘备也就师出无名了,成为地方军阀的梦想会很快破灭;
曹操如果死掉,北方政权也有可能重新陷于分裂,想要再统一就变得不再那么容易;
当然真实的历史里,诸葛亮未必就算准曹操会走华容道,或许只是剧情需要关羽去还曹操一个人情,不然关羽的形象就不会那么高大上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史中的说法
首先说明,关羽把守华容道以致放走了曹操,仅仅是《三国演义》的桥段,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不存在的。正史中是曹操赤壁兵败,败走华容道,刘备得知后前去追赶。但是曹操已经走脱,刘备无功而返,关羽并没有去华容道。
《三国演义》的说法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被东吴周瑜军用火攻击败,曹操率领残部突围而去。诸葛亮预测曹操败退路线,分别派遣了赵云,张飞,关羽等拦截曹操。这个时候刘备方势力很弱,还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壮大自身势力是第一要务,所以在给赵云,张飞分派任务时,诸葛亮派给赵云3000军马,埋伏于乌林小路,待曹操行之一半时放火。派给张飞3000军马,葫芦谷口埋伏,待曹操埋锅造饭时放火。这两个人的任务并不是杀死曹操,而是尽量削弱曹操的势力,同时派糜竺糜芳刘封擒拿败军,夺取曹操的军械物资,壮大自己的力量。
看了前面几个人的任务,就好理解分给关羽的任务了。诸葛亮的本意并不是要杀死曹操,关羽来把守最后一道防线——华容道,就是诸葛亮预料到关羽会放走曹操。放走曹操对诸葛亮来说,一是可以让关羽对自己心服口服,树立自己在刘备军中的威信,二是保留曹操势力对孙吴势力的威慑,便于刘备势力夺取荆州,包括后续进军西蜀。可谓一举多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只能就《三国演义》小说的角度而展开讨论,最好不涉及历史中是怎样怎样的,如果搅在一起,就失去了讨论的基础和前提。
话说曹操百万大军挥师南下,刘备集团太弱不堪一击,一路仓皇逃跑,情急之下,诸葛亮出使东吴,欲以利害晓之,引得孙权和曹操火拼,自己却于中见机行事。诸葛亮到东吴便用激将法,言外之意是说我主刘备兵微将寡尚且与曹抗争,你东吴孙权怕了就投降去吧,气得孙权拂袖退入后堂。事实上诸葛亮即使不游说,东吴孙权也是要决心抗操的。又有鲁肃从政治形势下力挺孙权抗操,周瑜从军事方面替孙权谋划,加之东吴兵精粮足将士用命,而曹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果然赤壁一把火烧得曹军鬼哭狼嚎狼狈北逃。
诸葛亮依据地利与曹操心计,算定操必走华容道,因此心里已经定下让关羽埋伏此处,表面上却不给关羽安排军事任务,激得关羽自己站出来质问,诸葛亮才徐徐地说,本有个紧要去处,只怕你会徇了私情,关羽自然信誓旦旦,后来两人都立了军令状。
刘备见状不禁担心二弟,诸葛亮于是说出了如此安排的原因,一是曹操天命未绝无法灭掉,二来昔时曹操有恩于关羽,这次刚好让关羽还个人情,成全关羽义薄云天之英雄气概,可能还有个原因只怕是关羽自恃武艺高强,又与刘备关系打硬,虽不像张飞那样到处嚷嚷,可骨子里可能谁都瞧不起,包括对待军师的态度多少有点尾大不掉,诸葛亮借此要压压关羽树立自己更大的威望,不然何以要立军令状。
当然,这只是次要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诸葛亮从政治形势上分析,曹操不能死,不死才有利于刘备诸葛亮政治理想——匡扶汉室的实现,而不是什么曹操天命未绝不合死掉等托辞。曹操早年是个多智的热血青年,忠于朝廷维护汉室,他委屈接近董卓,借献刀而行刺董卓,失败后逃亡,在家乡竖起反卓大旗,十几路诸侯歃血为盟共同讨卓。只此一事就已惊天动地,后曹操又迎天子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事业越干越大,正如操对手骂操的那样,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无论如何,曹操还是汉相,事实上,曹操直至最后也没有篡汉,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有像荀彧荀攸这样维护汉室的重量级同僚的阻止,更多方面可能是曹操也不想违背自己早年维护汉室的政治理想,已经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争那个烫手的虚名干嘛,留着献帝,不仅需要时拿来用用,还可使自己不背上篡汉骂名。
所以,诸葛亮对曹操还是比较了解的,留着这样一位汉相管理着汉室目前的局面,无论是从人民的生活出发还是从日后刘备集团接管汉室考虑,都是比较理想的。如果曹操一死,北方很可能又要大乱,人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或者继任者比起风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立马篡汉也未可知。如果真的因曹操死亡发生了这样的局面,以当时刘备集团的力量是无法进兵掌控这一切的,只有眼睁睁看着徐图进取而已。如此说来,曹操真的死不了,各方形势还很需要曹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