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从来不管的孩子,也能考上清华,北大吗?你怎么看?
孩子,父母,家长父母从来不管的孩子,也能考上清华,北大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父母从来不管的孩子,也能考上清华,北大吗?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考不上。这个想法,和天上掉馅饼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我孩子毕业于河北衡水中学,全国十强高中。近些年,该校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有200名左右,这一所学校,就占了河北省清北招生指标的 80%左右。我自己身边,就有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
考上清北的孩子家长,不仅要管孩子,而且还要管的细致,孩子才能考上清华、北大。
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从学习成绩上来说,都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这形容的一点都不夸张。
我从这些考上清华、北大学子家长身上,总结了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没有哪个孩子是不贪玩的,这些家长能够成功的培养孩子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孩子们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效率高,而且善于思考总结,寻找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养成这样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都是家长们在孩子很少的时候,就用心一点一滴慢慢培养出来的。
2给孩子配置最好的教育资源。
这些家长,千方百计的让孩子能上当地最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只有得到了这样的教育资源,才会考上清华,北大。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不惜重金,借钱也要高价购买学区房。
因为这些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个个都是学霸,甚至是各地方上的高考状元,全部毕业于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
3树立孩子远大的目标
给孩子树立清华、北大目标,使他们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
有了目标,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热情,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有了目标,孩子会时时刻刻鞭策自己,不怕困难,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4做好孩子的心里疏导。
高处不胜寒。这些孩子在校都是尖子生,但是难免成绩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时候,孩子情绪有时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甚至会造成学习成绩大幅下滑。
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波动,及时发现情绪的波动,及时疏导,给孩子做好减压工作。
孩子情绪稳定,才会在高考时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小结
这些孩子,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成绩,能够考上清华、北大,和家长的辛劳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通过事实证明:父母从来不管孩子,也能考上清华、北大,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哪有父母从来不管的孩子?是孩子都得父母管过,或多或少,不然孩子怎能出生与生长。孩子长大成人,要花掉多少父母长辈心血才可。有的看似不管孩子,实是管得有法,如不管一般,有的看似严管却是管之无法,管错了,没有达目的。管是要讲究技巧的,管是有技巧诀窍的,如何管孩子,真值得人深思。
有的从表面现象看,似手从来不管,有的象是严管,却是管出祸害来。管,不能单看表面现象的,何况你又不时时追人后,看得见,不要一见表面一些现象就武断下结论。要从全面考察,综合分析才可。
北大清华是我国一流顶尖学府,一年招生区区才万人上下,每年高考约千万人,平均起来也是千分一极不易的。上不上清华北大,不必强求,但应有那梦想那目标。上清华北大,不是仅靠管就可以的,要综合诸多因素来分析。有无天生聪明资质,自身对学习有无足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是否足够自觉,有法有巧,管得好不好,能否长期坚持,是否次次考试都拔尖不落第二等等都很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学校环境,老师教管水平等也不可或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风优良,甚比学堂。父母榜样,儿女跟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书生看来,父母从来不管的孩子,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更不要说考取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了。
而且,书生觉得这题目本来就是个伪命题,什么叫“父母从来不管的孩子”呢?难道是孩子从出生就开始自我管理的吗?就是自己找吃的、喝的、住的长大的吗?
如果一定要说存在父母从来不管的孩子,那应该最接近的就是狼孩了
狼孩,就是从小就被野狼带走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目前来看,全球大约发现的大约有十多个狼孩,而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印度的两个孩子。
在1920年10月,也就是大约100年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裸体女孩,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而这两个孩子虽然是人类,可是由于是狼养大的,生活习性都和狼非常像,而离人类的习惯非常远,包括不会说话也不会直立行走等等;
通过印度及之后发现的其他狼孩,以及其他动物养大的人类小孩,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果离开人类的抚养,小孩不会自动学会说话,甚至连直立行走都可能;如果小孩从出生父母就不管孩子,孩子主动拿起课本学习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科学研究也发现,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这个年龄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这一阶段,孩子学习以及各方面的习惯都是和父母的教育直接相关的。
上一篇:银行定期存款一定有存款单吗?如果没有,银行应该出具什么凭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