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古玩造假,“拍卖”为魁,专家次之,器为第。你怎么看?
古玩,自己的,目的有人说古玩造假,“拍卖”为魁,专家次之,器为第。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古玩造假,“拍卖”为魁,专家次之,器为第。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抱歉,前段时间较忙,才看到这个问题,我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和您分享一下这个问题的看法:
拍卖造假确实很严重!
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假拍,以及假拍的种类。
拍卖其实只是交易方式的一种,因其具有竞争及价格发现的功能,所以当某些商品在市场上无法用普通的方式来定价,或者市场能提供的参考价格和成交案例较少时,采用拍卖来确定这类商品的市场价格无疑是最为合适的。既然拍卖的目的是交易,是成交,那么一切不以成交为目的的拍卖都可以纳入假拍的范畴。假拍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委托人与竞买人之间串通的假拍,例如上述“汗白玉凳”以超高价成交,并且明显的违背了考古学常识。很可能就是竞买人之间因为“洗钱”等目的进行的恶意串通。这种假拍实际上是不需要与拍卖人串通的,串通了只能是增加洗钱的成本和风险。委托人只要找到某个自己相信的人来充当买家,即可实现其目的,反正在拍卖会上买家的应价达到拍卖标的的底价即可。某些时候,拍卖机构明明知道该类型藏品不是所称的那个年代的,或者市场价格没有委托人要求的那么高,但是因为确定拍卖底价是委托人的权利,所以往往明知有问题,也不愿意点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还能增加收入?
二、委托人人与拍卖人之间串通的假拍。这种类型的假拍往往是委托人为了手中的某类藏品能够以高价成交而进行的,目的是散布制造虚假成交信息,吸引其它买家出手。此类型假拍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段,经过多次拍卖才能实现其烘托市场的目的。例如,前些年上海出现的对于油画、像章等藏品的追捧热潮等。
假拍的危害在表现形式上一般是隐性的,但是结果和损害程度往往是巨大。一、造成最终接盘的买家经济上的损失;二、造成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增加,最终是要由纳税人的来买单。
如何防范古玩类拍卖假拍?我认为作为个人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丰富自己的收藏专业知识;2、在上述基础上,丰富扩大自己在收藏界的交往,尽量多结交这个圈子里知名或著名的收藏鉴定专家,如果要出手,那么在参加竞买前一定要请这些人来把关;3.对于突然出现的某种类型的藏品市场热,要保持谨慎警惕心里,切勿盲目出手;4.不要有捡漏心理,最好收藏一些市场上流行的主流藏品,比如说瓷器、红木家具等,因为相对玉器、青铜来说,瓷器的科学检验手段比较多,而且能够检验出来。初入行者,切勿盲目着急出手,一定要多看,多听,细心访查,时间长了,总会有所收获。
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实还是有能力杜绝这类骗局的,但往往是里面有内鬼,才会遭遇损失。很简单,修改此类贷款发放制度,要求抵押的古玩必须是“在拍卖市场成交五次以上,且每次拍卖间隔时间不能短于六个月‘或者必须提供第三方担保,或者提供第三方提前收购协议,或者必须取得国外拍卖行的同意委托拍卖的合同,都可以有效防范此类骗局。除了主观愿意被骗之外,我也找不出什么可以合理解释的理由。
最后,告诫大家,古玩收藏品的鉴定,绝大多数最终是要靠人来鉴定,也就是所谓的专家,这就蕴藏了巨大的风险,刨除某些不良人士容易被原来藏家收买的可能,那么靠人的经验这种主观能力来作为鉴定的结果,一旦产生法律纠纷,能否作为被司法机关采信的证据,法律尚留有空白。例如,当年著名南北故宫鉴定之争,后来连法庭也无法确定采信那个专家的结论,因为二人都是著名的研究员与鉴赏大师。
把玩汉时风月,倾听唐宋雪落---------------将功利心、一夜暴富等想法放在陶冶心性之后,才可避免上当受骗。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小小的见解,请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现代资本的冲击下,很多传统文化变了味道,在过去,收藏古玩是极其 少数人的事情。能玩得起古董的身价自然不低。35好友在清静幽情的场所把玩切磋。考究学问第一,收藏利益第二。如今的古玩行业早已变了味道。当利字当头的时候,谁敢说自己是真正的收藏家。
古玩市场有三大害,第一害是伪专家之害。专家鉴定没有一个合理的责任制才是伪专家横行的原因,什么时候能清除那些伪专家古玩市场才能走向正轨。第二大害是伪拍卖公司之害。如今那些犹如蝗虫般的伪拍卖公司,其目的根本不是帮藏友卖古玩,而是骗取那高昂的服务费。现在只要谈到拍卖公司,基本上是人人唾骂,犹如过街老鼠,臭不可闻。第三大害是造假泛滥之害。很多藏友的理念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死啃着过去书本上的经验,不肯放手。孰不知造假,贩子们的技术水平早已经超越了他们的认识理念。所以我们如今能看到一个怪现象,国宝遍地飞,文物村村有,各个自称传家宝,人人都说自己的古董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古董鉴定是个自古传下来的难解之题,但不管怎样,为人正者得人心。所以请捂紧自己的口袋,否则钱花完了希望却不再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造假啃定有的,上拍一般小百姓莫想。收藏说大是收藏中华文′化。说小就事玩,玩心情,玩高兴,玩穷。别态在意,相伩自己,相伩自己的藏品。其它人不为你的。别人为名为钱为他自巳,而说!
上一篇:36岁博士毕业算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