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宗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燕京大学,燕京,编剧黄宗江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黄宗江(1921- 2010年),编剧,浙江瑞安人,生于北京。10岁时即以“春秋童子”的笔名在《世界日报》上发表独幕剧,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积极参加南开剧社的活动,毕业后入燕京大学外文系,与孙道临等一起组织燕京剧社,演出曹禺《雷雨》等名作。因病于2010年10月18日13时47分在解放军三零一医院逝世,享年89岁。,
黄宗江 - 简介
黄宗江(1921-2010.10.18 ),编剧,浙江瑞安人,生于北京。十岁时即以“春秋童子”的笔名在《世界日报》上发表独幕剧,后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积极参加南开剧社的活动,毕业后入燕京大学外文系,与孙道临等一起组织燕京剧社,演出曹禺《雷雨》等名作。
1940年退学至上海成为职业话剧及电影演员,参加了话剧《愁城记》《蜕变》《正气歌》《楚霸王》《春》《秋》及电影《乱世风光》等的演出。1949年黄宗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文艺战士,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先后创作了《海魂》《柳堡的故事》《农奴》等优秀的电影文学剧本。
因病于2010年10月18日13时47分在解放军三零一医院逝世,享年89岁。
黄宗江 - 家庭背景
黄宗江兄弟姐妹七人,两位姐姐比黄宗江大得多,黄宗江是男老大,下头还有三个弟弟,名叫宗淮、宗洛、宗汉,还有个小妹宗英。黄宗江和宗英后来都当过职业演员,又都改行以写作为主了,黄宗洛是黄家剩下的惟一的演员,70岁了,还越演越欢。黄宗江的爸爸是电机工程师,清末留学日本,回来赶上了清末最后一科的洋翰林,往上数,黄宗江爷爷、太爷爷都是翰林。
黄宗江 - 人生经历
1921年生于北京。10岁就发表独幕剧《人的心》。在青岛读中学时,又陆续发表诗文。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剧社演出活动。1938年入燕京大学外国文学系,参予组建燕京剧社。1940年在上海、重庆等地当演员,还在舰艇上当水手。抗战胜利后复学回到燕京大学。1947年创作四幕话剧《大团圆》,由上海清华影片公司改编成电影。1949年5月参军,任华东军区专业创作员。1952年入总政文工团。1958年起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1964年赴越南南方前线。1966年回国。
黄宗江 - 荣誉
他创作的《海魂》获1959年捷克斯洛伐克第十届劳动人民电影节为世界和平而斗争二等奖。
1963年的《农奴》是他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的电影剧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1957年的《柳堡的故事》获文化部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三等奖。
其中《海魂》和《农奴》分别在卡洛维?发利和菲律宾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黄宗江 - 作品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矿灯》 (1959) .... 王福厚《追》 (1947)
著作
戏剧戏曲选《舞台集》(含《大团圆》、《南方啊南方》、《风雨千秋》《贺龙刀》等)。 翻译改编选《嫁接集》(含《麦克贝斯》、《安娣》、《落花时节》、《寻梦》等)。 电影剧本选《单枪并马集》(含《柳堡的故事》、《海魂》、《农奴》、《柯棣华》、《秋瑾》等)。 散文集《卖艺人家》、《花神与剧人》、《你,可爱的艺术》、《人生知己》、《小题小作》、《悲欣集》、《戏痴说戏》、《老伴集》等。 剧影散文选《长歌集》、《剧人集》。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柯棣华大夫 (1982) .... 编剧秋瑾 (1983) .... 编剧农奴 (1963) .... 编剧大团圆 (1948) .... 编剧海魂 (1957) .... 编剧柳堡的故事 (1957) .... 导演柳堡的故事 (1957) .... 编剧海上风暴 (1951) .... 编剧激战无名川 (1975) .... 编剧县委书记 (1958) .... 编剧江山多娇 (1959) .... 编剧
黄宗江 - 评价
黄宗江才华横溢,生活积累厚重,并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曾被聘为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其“文革”后的电影剧作有《柯棣华》和《秋瑾》。 黄宗江在中国同时代的文化人当中,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杂家。他读过大学,痴迷演剧,当过水兵,写过剧本、文章,还做过文化使者。现在许多人一提到黄宗江,都会将他和与之参与主创的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黄宗江的一生也总和浪漫的爱情难解难分。
黄宗江虽然已经88岁了,却仍然是一个思维敏捷、性格鲜明、谈吐幽默、关注时事的人。 翟俊杰认为,黄宗江一辈子追求的就是三个字,真善美。 黄宗江把幸福的人生概括为:艺术出自人生,人生尽如艺术。就是说,人生的境界应该达到艺术的要求。
黄宗江 - 艺术人生
艺痴:为戏发狂到如今
黄宗江为讲了他为艺术的三次出走。第一次出走是在1940年,他当时是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出演包括《雷雨》在内的多部戏剧。这年冬天,为国事情事所困的黄宗江只身到了上海,从此走入了真正的戏剧圈。在上海,黄宗江凭借为一个电影明星走台的机会,很快就成为在上海滩红极一时的性格演员。
黄宗江第二次出走是从上海到重庆,出走的原因一是躲避当时统治上海电影界的日本人川喜多的宴请,二是不愿意陷入与石挥之间暗存的“影帝”之争。到了重庆,黄宗江开始也是跑龙套,在夏衍、于伶、宋之的等人合作的话剧《戏剧春秋》里饰演了三个龙套,是为黄宗江著名的“一赶三”,让他名声大振,成为当时的“四大名丑”之一。
黄宗江第三次出走是去当水兵。1944年秋,23岁的黄宗江再次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混在交大众多航海、轮机等系的学生中报名参加了“中国赴美参战海军”,当了一名水兵。在美国受训阶段,黄宗江在迈阿密与关塔那摩学习了基本海事,又游弋了古巴、墨西哥、巴拿马等地,这段特殊的经历为他日后创作电影《海魂》提供了最直接的生活素材。
情痴:为伊消得人憔悴
黄宗江曾经在书中写道:“人生在世重三情:亲情、爱情、友情。或缺其一,都是很难好好活下去的。” 他讲述了黄氏兄妹四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故事。
当水兵在美国受训时,黄宗江认识了一位叫Wini的美国姑娘,开始了一段异国恋情。这段恋情最后因个人原因握手而别。 在燕京,黄宗江与后来在《大团圆》中扮演小妹的朱嘉琛结婚了。黄宗江说:“这是一个并不幸福的婚姻,她比我好胜得多,她是要出人头地的。她跟我说,婚姻是英雄崇拜的,你过去是我的英雄,现在不是了。我们最终还是离婚了。”
友痴:嬉笑调侃皆找乐
如果说,亲情和爱情是人生幸福的甘露,那么,友情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说到友情,女儿阮丹娣在文章中说爸爸是:“以食会友、以艺会友、以文会友,更以心会友。”
黄宗江说起他的这些朋友,得意和欣慰之情溢于言表。翟俊杰是他最得意的大弟子,如今也是大导演了。翟俊杰说自己与黄宗江之间是亦师亦友,可算忘年交,不是年纪,而是那个激情的年代。翟俊杰还讲了一件有趣的事:黄宗江去美国讲学前,曾给他写过一张纸条,说:我要是掉到太平洋里喂鱼了,就委托你负责整理出版我的遗作。他还委派翟俊杰写悼词,说要写成单口相声,要让所有去的人还没听五分钟就哄堂大笑。翟俊杰说一般老人都忌讳说这个,可宗江老师却当成笑话说,这反映出他的幽默、乐观和豁达,他越这么说越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