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邓拓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晋察冀,毛泽东选集,北京市委邓拓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金肇野回忆,1965年夏他到北京邓拓家中,在案头墙上,悬挂着一幅毛主席手书《琵琶行》,不仅他从未看到过,也是他见过的毛主席书法中(包括复制品在内)写得最好的作品。他惊喜地仔细观看、欣赏这幅龙腾虎跃的笔法。邓拓歪着头看着,甜蜜地笑着。他也是最喜爱主席这帧未公布于世的作品。
竹(题画诗)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人物著作
[著作书目]
中国救荒史(史论)1937,商务
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史论)1959,三联
燕山夜话(杂文集)1963,北京
三家村札记(杂文集)与吴晗、廖沫沙合著,1979,人文
邓拓诗词选 1979,人文
邓拓散文,1980,人民日报出版社
邓拓诗文选 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邓拓文集(1―4卷)1986,北京
名人轶事
曾任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北京风雨楼古玩店买到苏东坡的两幅画:《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白坚夫早年留学日本,太太是日本人,他把《枯木怪石图》卖给了日本人。
1961年,由于生活困难,白坚夫决定把《潇湘竹石图》也卖掉。他专程到上海,没有把画卖出去,又来到北京。找到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国家文物局前身)文物处处长张珩,把《潇湘竹石图》拿给张珩看,希望他能给个价钱。但是,某鉴赏家却认定是赝品。白坚夫一气之下,卷起画就走了。
当时沈阳故宫的杨仁恺在京开会,杨和白坚夫是四川老乡,听说白坚夫卖画遇到周折,就推荐他去找邓拓。白坚夫说:“只要能找到知音,钱少我也愿卖。”邓拓对书画不但爱好,而且懂得鉴赏。此前苏东坡的画迹,他只见书载,不见画卷。经过朋友牵线搭桥,白坚夫携《潇湘竹石图》来到邓家。邓拓展开画卷,“隽逸之气扑面而来,画面上一片土坡,两块怪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涉天涯际,恰似湘江与湘水相合,遥接洞庭,景色苍茫,令人心旷神怡。”画上书有“轼为辛老作”。邓拓观看良久,对白坚夫说:“你这幅画我也不能辨别真伪,这幅画的珍贵是毋庸置疑的,很有研究价值。我虽然十分喜欢,但是囊中也很羞涩,老先生你看准备要多少钱?”白坚夫说:“这是我的心血,由你保存我就放心了,我遇到了知音。”邓拓说:“古书记载苏轼流传在世的画迹就只《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两幅。若能有幸珍藏一幅,乃我的幸事。”双方同意作价5000元。当时邓拓虽然有稿费收入,但倾全部存款也凑不足此数。邓拓当即付了2000元,其余3000元3天内还清。为凑这笔钱,邓拓请来荣宝斋的经理和画师,从个人存画中挑选出24幅,经画师作价,凑足了3000元。
树大招风,邓拓买画的事,得罪了一位权威,他指使一名干部检举邓拓搞文物投机,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还是一位了解情况的当时的大人物派人查清此事,并由荣宝斋的王大山写成调查报告,送给刘少奇,才平息了风波。邓拓事后将此画和唐伯虎、倪瓒、沈周、文征明、八大山人等人的作品共154件全部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1984年春,国家文物局对《潇湘竹石图》进行鉴定,确认邓拓捐赠的《潇湘竹石图》是苏东坡的真迹。
到底是哪位大人物派人查清此事?文章没说。但《王力反思录》揭开了这个谜底:
“u2018四清u2019时要清理u2018四不清u2019的干部,有人告状说邓拓在文物上搞投机倒把。而实际的原委是这样:四川有个人祖传一幅苏东坡的竹子。他拿到故宫卖,要价一万元。故宫博物院的一位专家看画之后,断定画是假的。后来邓拓把画拿回家仔细进行了考证研究,证明画是真迹。后来卖画人以3000元的价格把画卖给了邓拓。邓拓拿不出现钱,便拿出一批他收藏的明清字画到荣宝斋作价3000元,付清了画款。此事得罪了权威。他们指使宝古斋的一名不懂文物的支部书记,出面检举邓拓搞文物投机,几乎所有常委和其他领导人都画了圈,北京市委也不敢保。最后传到康生,他用朱笔批示了一大篇,说邓拓在此问题上不但无罪而且有功,说有的专家不仅武断,还仗势欺人,企图借u2018四清u2019打倒邓拓,长期把持文物阵地,不让别人插足。康生建议由我负责调查此事。我到荣宝斋进行了调查,责成王大山写了调查报告,康生把报告转给少奇同志后,少奇同志立刻表示同意这意见。从而救了邓拓。”
王力是当事人之一,有关康生的回忆应当属实。至于其他细节,如作价到底是3000元还是5000元,则可进一步考证。(丁 冬 )
藏品展出
2012年01月16日, 由文化部主办的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的140余件绘画珍品是
邓拓捐赠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后的第一次全数展出。
1964年,邓拓将个人珍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140余件(套)无偿捐赠给国家,其中有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卷》、沈周的《萱草葵花图卷》、唐寅的《湖山一览图》、吕纪的《牡丹锦鸡图》、仇英的《采芝图》等。这批捐赠品多属国之瑰宝,备受美术界和文物鉴藏界关注。其中,《潇湘竹石图》为国内苏轼作品孤本。此外,展览还展出了部分邓拓的书法作品,观众由此可领略邓拓在书法领域的造诣。为满足广大观众参观,展览展期跨度长达84天。
走进三层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邓拓书写的毛主席满江红诗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东侧展板上的娟秀文字详细记录着邓拓生平,“他以生命维护革命者的尊严”的字句让不少参观者驻足默念。
依据展品创作年代和画风画派,三层、五层两展厅又细分为“宋元遗珍”、“明画揽胜”、“吴门群体”、“清代诸家”、“八大·石涛”、“江南新风”六块区域。每块区域还专门设立了介绍栏,寥寥百余字便概括出其特性、风骨。
人物故居
邓拓故居位于福州 乌山北麓天皇岭东北坡下 第一山房七号,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重修后辟为 邓拓纪念馆。故居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展厅面积380平方米。主楼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小楼房, 坐北朝南,为清末民国初 福州旧民居风格建筑,楼高9米,在主楼西侧有一间书房,即邓拓卧室。这栋楼原为邓拓父母及兄长的居室,现辟为展室。陈列《邓拓生平
展》,以邓拓人生经历为脉络,分为《邓拓生平》、《邓拓著作》、《怀念邓拓》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又纵线展开,分“别家前后”、“烽火硝烟”、“和平建设”3个时期,第二部分则以横线排列,分 新闻、历史、 哲学、文学、书画鉴赏等5个方面展出。以大量的珍贵照片资料和邓拓一生创作的著作,及后人对他的怀念,体现邓拓刚直清正,无私无畏的一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