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没有人读过《源泉》,说说感受?
洛克,的人,自己的有没有人读过《源泉》,说说感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没有人读过《源泉》,说说感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读完《源泉》后、自己最大的感受,是有些闷,不透亮。有大篇幅的哲学表述,以我目前的浅薄学识来消化,还是费力。最看不懂的就是托黑的话,总是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以然。
“精神领袖”大抵不过如此——用一套冠冕堂皇的说教来控制人的思想可是又说不出来他的理论真正的精髓在哪里。但奇怪的是,男主人公的话,却是最易懂的,就像他这个简单至极的人一样,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装饰,却一目了然。
一、大道至简
令我头疼难懂的不光是一堆晦涩的语言,还有人物复杂的动机。为什么多米尼克要和吉丁结婚?为什么托黑急着要让华纳德见多米尼克?为什么多米尼克又嫁给了华纳德?为什么多米尼克和洛克要等待到“痛苦沉到最低的那个点“?也许选择现在读这本书,是我现阶段的智商和阅历所不能消化的。10年后再读,一定会有另一番感受。
二、鲜明的人物设置
这本书的主人公设置还是很鲜明的,我认为是那种一读就会知道结局的人,除了托黑。
洛克是那种永远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只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个人主义最佳代言者,但却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反而有着一颗柔软善良的心。唯一不那么“洛克”的一刻,就是他和多米尼克重新在一起后,考虑华纳德的感受。其他时刻,他都是那样的坚定,谁也无法撼动……
吉丁呢,就是那种人人羡慕的一帆风顺的模范生。但是,他取得成就方式不择手段,被人所不齿,所以,他注定是以落魄的结局收场。
多米尼克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拥有令人艳羡的一切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既可以选择按套路地嫁给洛克,亦或是成为别人眼中的“高级情妇”。但是她性格里又有那么多的纠结和分裂:爱洛克却要用痛苦折磨彼此;选择嫁给她绝对唾弃的吉丁(婚后的冷淡确实是对吉丁最大的折磨)。总之,她给人的感觉那么美,却又那么痛苦。
华纳德,不可一世的巨头。拥有名利的他却是那么孤独。直到遇到了洛克和多米尼克。最后,也是败在了他最爱的两人手中。两人并没有做什么,似乎一切都是华纳德自导自演的戏,自己去面对凄惨的结局。但即使风光不在——报业帝国轰然倒下、被妻子和知己好友扣上了绿帽子,他依然还有着那么一股子不可一世的威严。与生俱来的。
埃斯沃斯·托黑,我不能理解的人物。我无法非黑即白地把他归为“好人”还是“坏人”(我总是认为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他看上去那么博学、和善、睿智,但似乎……道貌岸然了些。
三、安·兰德“理想人物的形象化”
现实中,究竟有没有洛克这样的人?像洛克一样地生存在我们这个社会,一定很难。
安·兰德在序中提到“我的写作动机和目的就是理想人物的形象化”。既然是理想人物了,那就是和现实有着很大的差距。
只要稍微一想,就会觉得做个“洛克”有多难。
我们生活在一个弘扬合作共赢的时代,单打独斗不是主旋律。我们提到更多的是沟通、协调、磋商,而不是“yes or not”的一锤子买卖。
我们会为了赢得一个客户而再让利一个百分点;会为了留住这个客户而按照他的要求调整设计方案;会迫于压力把一个并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安排一个工作岗位;会听从父母的安排,读当下很热门的专业;会迎合比赛要求,交上一幅要不是比赛自己永远都不会去碰触那个画风的作品……
太多时候,我们迫于现实,迫于压力,无法做自我;而我们这样,顺从了他人的意愿,又有几时是真正的快乐?即使表面看上去一切顺利,心中也会泛出不甘的小小涟漪:如果下次听从自己的内心,会不会更棒……
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我们与他人的协商,也是博弈的过程,你进我退,你退我进。而洛克,却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岿然不动,因为心是坚定的,任凭你来我往。他用自己的磁场去召唤、吸引、影响同路的人。想不违背自己的心,坚持自己的原则,首先自身得足够强大、有说服力,才能感化、影响他人。
遗憾的是,《源泉》虽然为“个人主义”正了名,但在当代利他主义的大环境下,依然没有形成气候。在当代做一个个人主义者,难,但可以试着从如何平衡好坚持自己和协调他人做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书直面的是人类社会的终极难题——人类进步的源泉是什么,幸福的根基是什么。这种问题似乎本该用一本大部头的哲学专著来回答的,兰德却尝试以小说的形式来启示人们。这种小说不好写,写得太过剧情化会使书的主旨淡化,写得太过哲学化会让书显得太过说教和拖沓。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声名颇著,但也因为在小说结尾过分冗长地诉说他的历史观而为人诟病。同样,《源泉》一书的高潮也在结尾,在第18章对洛克的审判中。但是我觉得兰德处理得很好,没有突兀感,一切都顺理成章。可能是因为在本书的其他部分都已透出了她的些许哲思。可是如果说读《战争与和平》的最后部分实在太费思量,你想要弃之不读的话,对于欣赏一个故事而言无关大碍。然而,读《源泉》时时都有脑力的考验,书中的每一段对话,每一处景色的描绘都似乎话中有话、需费思量。
《源泉》一书既有文学意义上的细腻之美,又有哲学意义上的反思之美。我摘录的很多句子都是她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我感觉她给景色都涂上了金色的哲学光辉。当然,文学性的景色描绘也是服从于她的哲学主旨的——兰德赞美大自然,认为大自然是最客观的存在,是人类创造的指向和归依。她认为人只有直面大自然,运用自我的理性和方式工作才能获得自足,获得真正的自由;而这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类幸福的根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求几个搞笑的民间歇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