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丝瓜有哪些虫害?如何进行科学防治?
丝瓜,叶片,幼虫丝瓜有哪些虫害?如何进行科学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丝瓜属于葫芦科攀缘性草本植物,丝瓜适应性强,一般肥水的条件下,就能获得,就比较好的产量,据祖国中医书籍记载,丝瓜为药食同源药丝瓜,入药的为丝瓜络,我们常人理解为,丝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经常食用,即可品味美味,又可得到保健的效果,因此丝瓜在市场上很是受欢迎,特别是冬季,丝瓜作为清香的蔬菜,为人们所青睐。近几年,丝瓜在保护地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原本丝瓜抗病害的能力,远超过其他同类蔬菜,但随着种植的时间长,重茬种植比较普遍,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病虫害的相继发生,发生了丝瓜病虫害,影响了产量,影响了经济效益。发生比较重的一般减产30%左右。丝瓜的病害一般有哪些?如何进行防治呢?
丝瓜
丝瓜常见的病害一般有真菌病与细菌性病害,比如丝瓜霜霉病,丝瓜炭疽病,丝瓜细菌性角斑病,丝瓜疫病,丝瓜白粉病,丝瓜枯萎病,丝瓜白粉病,丝瓜蔓枯病等病害,每一种病害的发生,都会对丝瓜造成减产。
丝瓜各种病害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首先是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进行,进行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让根系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土壤环境当中。培育强大的根系,对丝瓜适时进行补充各种微量元素的不足,增强丝瓜的抗病害能力。
丝瓜霜霉病主要危害丝瓜的叶片,丝瓜叶发病之后,病叶上出现淡黄色病斑,由叶脉阻挡,常出现多角形褐色病斑。病斑中间不开裂,这和细菌性角斑病不同,细菌性角斑病叶片病斑中间穿孔,病斑扩大后期,叶片背面,在潮湿时出现,灰黑色或紫黑色霉层。病斑迅速扩大至整片叶片,然后干枯,丝瓜因此会减产严重,丝瓜的霜霉病,有潜伏期,潜伏期一般有3~5天,温度不同,潜伏的时间也不同,温度越高,潜伏的时间越短。一般丝瓜霜霉病,最适宜的发病温度在16~22度之间,湿度是霜霉病发病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夜间湿度过大,最容易感染霜霉病。
防治霜霉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一般选用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有机硅农药增效剂,进行定期喷洒,叶片的正反两面。也可用600倍液75%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叶面喷洒,在棚里种植的丝瓜,湿度过大,一般应采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进行防病,应在傍晚点燃烟雾剂密闭大棚,第2天进行放风。在喷洒药物之前将染病的老叶,病叶摘除后喷洒。
丝瓜炭疽病,丝瓜炭疽病遍布在丝瓜的各个生长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下至幼苗期,上至成株结果期皆可发生,可侵染丝瓜的叶片果实,果实受害后失去商品价值。丝瓜叶片受病之后,先是有淡黄色水浸状病斑,后变为深褐色,空气潮湿,病斑处有淡红色黏稠物质。丝瓜炭疽病对丝瓜的果实以及瓜蔓均有感染。高温高湿,是诱发丝瓜炭疽病的条件之一,湿度越大越容易发病,在空气干燥湿度较小的情况下,一般表现不发病,一般,病菌活跃的温度在22~27范围之内,一般,最常用的药物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0倍液咪鲜胺+800倍液代森锰锌,进行整租喷雾,每5~7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3次。喷洒农药防治,可选用8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吡唑嘧菌酯+600倍液百菌清进行喷雾预防。
丝瓜细菌性角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发病后,叶片褐色,初期叶片与霜霉病差不多,受叶脉限制,病斑常呈多角形,后期在叶脉间有穿孔,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处产生菌脓,果实腐烂之后,有臭味发生。防治丝瓜细菌性角斑病,可用600倍液25%瑞毒铜进行全面喷洒,或者选用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丝瓜是一种重要的夏季蔬菜,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但是在丝瓜的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染,主要有绵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疫病、白粉病、野螟、瓜蚜和美洲斑潜蝇,严重影响丝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需及时防治。现将丝瓜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图:丝瓜绵腐病
一、丝瓜的主要病害防治
1.丝瓜绵腐病
危害特征:丝瓜绵腐病的危害时期分苗期和结瓜期,被害后导致烂瓜。
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注重三沟配套、降低田间湿度、平衡施肥,防偏施重施氮肥,加强药剂防治,主要用1:2:200波尔多液喷雾,瓜期遇多阴雨天气,湿度大时,要早防勤防。
2.丝瓜霜霉病
危害特征:丝瓜霜霉病一般环境条件下不易发生。发病时大量叶片枯死,直接影响瓜络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农业防治要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病害初见时应及时摘除病叶,以减少病菌扩展,药剂防治可选500倍甲霜灵早期灌根,初发病时用2000倍事出有因毒霉进行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防1~2次。
3.丝瓜病毒病
危害特征:丝瓜病毒病可通过蚜虫、农事操作及汗液接触传播。
防治方法:①选用耐病品种。②培育无病壮苗,适当提早定植。③及时防治蚜虫。④发病初期可喷洒20%病毒A可温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

图:丝瓜病毒病
4.丝线瓜疫病
危害特征:病菌来源于种子或土壤中,通过风雨及灌溉水传播。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选择高低适中、排灌方便的田块。③发病初期喷洒40%乙膦铝2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隔7天1次,防治2-3次。
5.丝瓜白粉病
危害特征: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生长季节病斑上产生大量粉孢子,借风雨传播,7~8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6月下旬喷施1次1∶1∶200波尔多液预防,7月上旬用25%扮锈宁500倍液每5~8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丝瓜的主要虫害防治
1.丝瓜野螟
危害特征:丝瓜野螟通常在7-9月发生数量多,为害重。
防治方法:①收获后结合积肥,集中烧毁枯藤落叶,减少虫源。②幼虫发生初期及时摘除被害的卷叶,消灭部分幼虫。③幼虫盛发时期,可对低龄幼虫进行药剂防治,药剂有10%氯氰菊脂1500倍液、2.5%功夫3000倍液喷雾防治。

图:丝瓜白粉病
2.丝瓜瓜蚜
危害特征:瓜蚜的成虫和幼虫多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梢剌吸法液,引起叶片卷缩,生长点枯死,并且作为病毒病传播的介体,造成的危害远大于其本身刺吸汁液的为害。
上一篇:长沙万家丽路华晨酒店路段发生路面塌陷,现场无人员伤亡,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