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闭症小孩每段时间出现不同的行为问题,该怎么办?
行为,孩子,自闭症自闭症小孩每段时间出现不同的行为问题,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多带出去走走逛逛,慢慢的就会好点,他喜欢玩的,由于自闭不敢去,家长慢慢引导他,陪他一起去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强加压力,改变思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孩子不同的行为问题,首先我们要看应该怎么去把这些行为问题进行排序。
首先解决的是对孩子或他人造成伤害的问题,这些也可以称为自伤行为或攻击行为。比如一些小朋友会出现用头撞他人的攻击行为或者打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孩子的身体或他人的安全,造成伤害会影响到个案的日常生活,所以要排在第一位进行干预训练。
第二是即将要频繁使用的技能。比如说如果小朋友马上要去幼儿园,他可能就需要去学习一些在幼儿园需要学习的技能,比如听指令,生活自理简单的功能性沟通。
第三是频繁发生的问题行为,如果小朋友在学校中频繁,因为玩游戏失败而出现问题行为,比如说大哭大闹或者扔东西等等,那么这些问题行为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小朋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的问题范围太大,每个孩子的问题行为表现程度都不同,解决方法也根据孩子能力、性格等具体情况而不同。
这里,给您推荐常用的ABC行为功能分析方法 ,以判断孩子的行为问题以及更好的找出方法。
A——行为前因
行为前因即行为的直接导火线,它一般发生在行为前1分钟以内
B——目标问题行为
当我们定义一个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是一个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错误描述:孩子发脾气,孩子不听话、孩子上课不认真
正确藐视:孩子躺在地上、摔东西、哭,可以具体到行为持续了几分钟;孩子上课不认真:孩子玩橡皮10分钟,和同桌说话5分钟。
C——行为后果
行为后果是指在孩子的行为发生后立即(10秒到1分钟内)发生的事件,也就是家长怎么样应对的。
通过观察行为后果对行为的影响效果,我们可以分析到行为的功能。当行为得到满足时,类似行为在未来同样的情况下会重复发生。
而一般情况会有4种行为功能
1.逃避:通过不良行为逃避不愿意完成的任务、不希望做的事情等。如不想做作业,不想吃青菜,不想训练等
2.获得关注:通过不良行为来吸引他人注意。如,孩子喊妈妈,但是家长没有理,孩子尖叫/s摔东西,家长给予关注,常此以往,则养成不良行为。
3.获取:孩子希望获取某样东西。如想要棒棒糖、
4.自我刺激:孩子处于对感官刺激的需求,而产生的不良行为。如不断晃手,或者垫脚走路。
其中1、4为逃避,2为获取,3为获取关注
当然一个不良行为的功能可能是多个的,而不是单一的。所以家长要具替分析
当做了ABC行为功能分析之后,家长可以对症下药,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行为纠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