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孝敬父母的子女多吗?有好的案例可以分享吗?
父母,孝敬父母,子女孝敬父母的子女多吗?有好的案例可以分享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孝敬父母本是上天赋予每个公民做人道德基本底线守则,随着整体国民素质提升,在我眼前身边看见曾出不穷子女孝敬父母,传承后世贤良孙儿女媳孝敬老爷奶的事,看见记得一对老年爷奶已到风霜残年之轮,一同携手晒太阳散步,常常说儿女都挺孝敬,延续到子孙辈身上都是载来,连连夸谈自己身上穿,手上戴手表,严冬取暖电器,都是外孙女从网购来的,每逢佳节,即是再忙,不能回来,第一电话问候是人爷奶,因为在他们幼童心灵中印象最深是绝大部分时间是由爷奶温暖慈爱神情,倾注全身心看护照顾他们,当时父母为了家庭生机,不得经常在外奔波不停,每一人都感恩故事情节心动,天下父母唯一生养育你恩重如山,爷奶看护爱护爱戴你,倍佳身心可爱,后人感受到亲切敬仰爱慕回馈孝敬爷奶之心来,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德,孝敬父母,是子女必守要做第一要事,父母生养你小,子女赡养到老,本是天经地义,安身葬地为宝,天下之大,最大神圣礼义之邦,首先应有孝父母之心,才能助长大爱无疆做仁慈之人,尽孝行德,后天推人助你事业有成做大事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有传统的,尤其在农耕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但也要结合实际进行反思,做到了吗?真的能做的吗?做到的话会有什么结果?远的就不做推理,眼见为实,管中窥豹吧。以我五十多年的观察,按标准孝敬父母的子女我没见过,并且会越来越少,这才符合逻辑。眼前也没有好的事例,倒是为子女烦心的事不少。进入工商文明社会孝文化有没有提倡的价值值得疑问。我认为作为父母、子女,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对孝敬最好的铨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多,你们可以到护理院看一看就知道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昨天是我五十六岁生日,大女儿在附近和女婿一起买蛋糕来为我庆生,小女儿和儿子都分别打钱回来为妈妈祝福,我的儿女都很孝顺也很努力。过去他们都跟我受了不少苦,也知道父母的艰辛,更懂得孝敬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公患了小脑萎缩,也叫老年痴呆。
患病初期,典型的症状是遗忘,刚刚吃了饭,他说没吃,再给他还接着吃,吃的多、排的多。
只记得以前的事,眼前的事一会儿就忘。经常往外跑,出去就不知什么时候摔一跤,然后有人给送回来,后来再出去,就找不到家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再有人送回来。最后只能不让出去了,但在家里又像疯了一样,用打火机烧被子、点门窗。在这种情况下,儿女们经过商量将公公送了养老院,在养老院只呆了两天,就被要求接回来,原因是,他砸玻璃、抠电源……
面对这种状况,儿女们都很无奈,大都也“知难而退”了!
这时,老公的姐姐(大姑姐)说,跟我走吧,我们来照顾!
自此,公公来到了大姑姐家!
他们给公公专门腾出了一间屋子,又专门定制了一张床,四周都带栏杆,他们将一条秋裤拆成两半,分别将公公的手与床拴在一起,防止他下床或伤到自己。
吃饭时,一人将他扶起,另一人喂饭。大便时要先解开拴住他的秋裤,由两个人扶着他坐到大便椅子上,其中一人管住他的双手,另一人还要帮助他排便(那时他的排便能力差了,需要有人按揉腹部才能排出来)。
姐夫每天给他洗一个澡。
老公的姐夫曾经是一个篮球运动员,身高一米九零,身体魁梧、健壮,因此伺候起公公来,还算得心应手,那时也亏了有他。
人常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妇,有好闺女不如有个好姑爷,还真是这样,姐夫真是好样的!
随着病情的发展,公公经常打人、骂人,在接近他时稍有不慎就被伤到,我们偶尔去时,一不留神在靠近他时也会被他伤到(掐、拧),所以姐姐、姐夫二人身上经常有伤。
就公公这样一个病人,在姐姐家一直没有任何一点不好的味道,无论是公公身上还是整个房间。
公公虽然病情严重,但一天三顿很能吃,姐姐他们不但给他吃饱,还要吃好,从不吝啬金钱,也没有怨言,也不和其他兄弟姐妹攀比和计较。
就这样,他们伺候公公两年多,直到公公去世。
在那个年代,可能家家都有几个儿女,也都很孝顺,但像我老公的姐姐这样的,我觉着还是不多。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姐姐,愿好人一生平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我身边就有。我爱人和她的弟弟妹妹就是很孝顺的孩子。去年岳母受伤住院,她们姊妹轮流照看,不分昼夜。每到休息天,她们都要拿着大包小包去看望老人。她们知道,老人把她们从小养大不容易,之恩感恩。这也是父母教育的结果。我也希望社会更多这样的人,不要都钻到钱眼里。
上一篇:路虎星脉哪个颜色好看?如何评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