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唐代的大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武则天如何评价唐代的大才女上官婉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唐代的大才女上官婉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为高宗起草针对武则天的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 天,与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一起被武则天诛杀,还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被发配宫中,在掖廷为奴。在掖廷期间,婉儿在其母郑氏的培育下,熟读诗书,后来能吟诗着文,而且精通吏事,智慧过人。
咸亨三年,被选为唐高宗的才人。逐被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专门掌管皇帝的诏令,被人美誉为“巾帼宰相”。唐中宗李显复辟以后,被晋封为昭容,主管内廷与外朝的一切政令文告,拥有了很大的权势,曾以死相逼,劝阻唐中宗册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联手姑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 隆政变,她与韦后一同被杀。
如何评价唐代的大才女上官婉儿
1上官婉儿,才华横溢,诗文出类拔萃,不让须眉男子。
因为头脑灵活,才思敏捷,她与武则天共处长达27年之久,这彰显了她的能力。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对她评价很高,近代也被众多学者所推崇。也是因为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之身,影响了一代文风,不言而喻,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
文人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不仅在于她创作了众多的诗歌类作品。还通过她对皇帝的影响,使文人有了进入仕途的新渠道,又通过对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的倡导,兴起和转移了一代文风, 她自己己成为中宗文坛的引领者。对唐代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上官婉儿取得中宗支持后设立了修文馆,她放手广召词学之臣,不拘一格开展文化活动。婉儿在这期间成为文人写诗赛诗的主持人,以此对文人进行提拔奖掖。使谏书人観到也希望。
2.上官婉儿人品值得推敲,确有淫媚之嫌,受人鄙视。
婉儿对权贵极尽奴颜媚骨,曲意奉承之能事。这在她与韦后相处的时候体现得非常明显,为讨好、巴结韦氏,她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情人武三思引荐给韦后,确为人不齿。
而且,自己也淫乱宫闱:史有记载的,她与武氏弟子武三思长期私通, 40多岁时还找到小白脸崔氏兄弟崔湜、 崔莅等,唐朝风气开放,但依她当时的身份行如此苟且之事,令人汗颜。在《景龙文馆记》中也有一句“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可见,私生活方面不时省油的灯。
另有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景龙四年六月,中宗被韦后母女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隆基发动政变时,婉儿把她与太平所拟遗诏拿给李隆基看,期免一死。李隆基当时说:“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遂杀了上官婉儿。执政早期的李隆基是励精图治的帝王,这是他上位以前对婉儿的评价,可见,婉儿个人的品格与政治素养确实存在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集才女荡妇于一身,在刀锋奸谋中回旋,既是政争的无辜受害者,又是宫廷斗争的推动者。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高宗时的宰相,李治中风后大权渐被武则天篡夺,便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被武则天发觉,上官仪父子被杀。上官仪才名重天下,死的这一年,他的孙女上官婉儿降世,有人以此附会说,上官婉儿是上官仪转世,不然怎么能小小年纪,就才识俱佳,乃至后来引领一代文风。
上官婉儿母亲在生下她之前,有相士说她必生贵子,出生前又梦到一巨人拿一把称给她说,“持此称,量天下”。时人皆以为笑谈。上官仪父子被杀,女子入宫为奴,上官婉儿十三四岁时,武则天命她临场发挥写一文章,她文不加点,立刻写好如“夙构”而成,文笔精美可比老于此道的文人,自此进入武则天法眼,倚重日深。
上官婉儿成为武则天心腹,诏敕多半出自她的手笔,“自圣历已后,百司表奏,多令参决”,“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又让她处理百司奏表,参与裁决政务,一时权势焰张,在此期间与李贤有了感情,不久因李贤被废情无所归,逐渐行为放荡,有野史说,武则天把上官婉儿当做心腹,甚至与张昌宗床第之欢也不避开她。
一天,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私自调戏被发现,武则天拿出指甲刀,插向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张昌宗跪地代求,才得以赦免。《旧唐书》则说“则天时,婉儿忤旨当诛,则天惜其才不杀,但黥其面而已”,还有一说前额之伤是李治刺的,其时二圣临朝,武则天常让上官婉儿藏在她裙下,记录奏事,被高宗发现,“上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上官婉儿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谁知变为美妆更觉娇媚,宫女们都仿效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渐渐形成风靡一时的红梅妆。
中宗李显复位,上官婉儿被李显收入后宫,封为昭容,更受宠爱,韦后也倚重她,(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她召集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加入修文馆,还鼓动中宗参与修文馆文会,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韦后不善于作诗,便由婉儿代笔,由此宠上加宠。“尤以中宗复位以后,迭次赐宴赋诗,皆以婉儿为词宗”。
上官婉儿由此有巾帼宰相,专美两朝的美誉,她坐镇修文馆品评学士,代朝廷评识天下诗文,一次中宗令随行文士作诗,让婉儿品评,决赛在宋之问与沈佺期之间展开,上官婉儿认为沈宋二人的诗,难分伯仲,但沈诗结尾“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才气已竭。而宋诗结尾“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行文至此含而不发,犹有高起,断宋之问胜出,众人叹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虽有文人骚客之风,但上官婉儿生活上有与武三思崔缇私通淫乱等恶名,也时常插手政务,在中宗朝经历贬除五王,废杀太子李重俊等事后,710年在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杀死。
读史鉴今,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上一篇:姑且把陈梦刘诗雯的所有战绩置零,奥运战伊藤请问谁胜率更大,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