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 刘济(明朝)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2020-12-06
- 卢楠(明朝)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2019-02-08
- 明朝首辅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2016-12-08
- 徐敬(明朝)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2016-12-08
朱棣(明成祖)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永乐,明朝,使团朱棣(明成祖)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登基为帝
朱棣攻下南京后,在拒绝了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几天的劝进之后,于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但不是继承朱允�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下令大力搜索齐泰、 黄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余人,朱棣还令尽复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靖难之役是明初围绕皇权斗争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朱棣以强藩起兵夺取皇位后,北方不再有强藩存在。
永乐盛世
朱棣即位后,重建 奉天殿(旧殿被朱允�所焚),刻玉玺,封王妃徐氏为皇后。对靖难功臣进行了封赏。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如靖难初期因离间被贬的江阴侯吴高被再次起用,守大同);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文二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 田赋,至此又变重。
朱棣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朱棣时期,完善了 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永乐初开始设置 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 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 巡按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讦告。他善利用 宦官出使、专征、 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同时,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 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士人,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过事佛、道教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朱棣十分重视经营北方,加之自己兴起于北平地区,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开始了营建北京 天寿山 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与此同时,争取与蒙古族建立友好关系。 鞑靼、 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政府封号。永乐八年(1410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亲自率兵五次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也就是 紫禁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因病去世
为了稳定北疆,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 榆木川(今内蒙古 乌珠穆沁),葬于 长陵, 庙号 太宗,明世宗 嘉靖时改为 明成祖。谥号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 文皇帝。
明朝在朱棣之后的皇帝都只称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但是也有例外。朱棣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 朱厚�改为“明成祖”,使其和太祖朱元璋并列为“万世不祧之君”供奉于 太庙正中。
为政举措
政治
加强皇权
(一)清除藩王
永乐初,朱棣为了安抚诸位藩王,稳定国内局势,同时表示自己和 建文帝的不同,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亲王旧封;建文帝的弟弟吴王 朱允�、衡王 朱允�、徐王朱允尚未就藩,朱棣皆降为郡王,同年又将已就藩的朱允�、朱允�召到 燕京,以不能匡正建文帝为由废为庶人,软禁于凤阳,仅留朱允奉祀懿文太子,而朱允不久也于永乐四年死于火灾。但当其皇位较巩固时,又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 宁王于南昌;徙 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 辽王护卫;削齐王护卫及官属,不久废为庶人。
(二)清除异己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 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后遂泛指朱棣穷治忠于建文诸臣之举。如 方孝孺被灭十族 ,谪戍者八百七十三人,外亲坐死者复千余人; 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亲家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 陈迪之死,远戍者一百八十余人;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八十余人;胡闰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董镛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 卓敬、 黄观、 齐泰、 黄子澄、 王度、 卢原质等之死 。
(三)监察机构
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 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改革吏治
朱元璋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朱棣时期,完善了 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 内阁制度的雏形。这个内阁制度后来被西方国家所效仿,一直延续。但内阁品级不高,一般要经过 翰林院庶吉士锻炼,后来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进内阁”的潜规则。
迁都北京
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朱棣在此经营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另外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
因此,朱棣即位后,即开始准备迁都。永乐元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 北平府为 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北京方面的臣僚开始奉旨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正式营建北京宫殿。永乐五年,五月建北京宫殿。永乐九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五月,平江伯 陈�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运河重新畅通;永乐十九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成。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此后北京一直是明朝的京师 。
今天的故宫、天坛、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等规模宏大的建筑,就是自此开始陆续建造的。这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人事任用
孟善、 丘福、 徐增寿、 陈亨、 陈懋、 郭亮、 李彬、李远、 柳升、 宋晟、 徐忠、 袁容、 张信、 郑亨、 沐春、 姚广孝、 王聪、 顾成、 张武、 陈�、 薛禄、 王真、 吴允诚、薛贵
孟瑛、 陈�、 何福、 李�、 孙岩、 谭渊、 房宽、 王友、 王忠、 刘荣、 郭义、 朱荣、 王通、 火真、 薛绶
上一篇:张德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