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张德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梅兰芳,京剧,国粹张德林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张德林:守望国粹
京剧继承了“文以载道”的传统美学精神,传播着中华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京剧艺术是经历了世态炎凉、体悟人生况味的成熟的中国人最爱欣赏的艺术;执著京剧艺术的人还将在这条“守望国粹”的道路上坚守下去、寂寞下去……
如果你晚上路过北京西二环官园桥东南角,就会被一个精致、典雅的红色玻璃幕墙建筑所吸引,在夜空的掩映下,它繁星点点、绚丽多姿,幕墙外的路人忍不住对它仰望良久,而幕墙内的观众对它有口皆碑,这个众所瞩目的国粹殿堂,就是梅兰芳大剧院。
其实,和梅兰芳大剧院的总经理张德林、余声夫妇认识已是多年了。在经营梅兰芳大剧院之前,张先生更像是一位京剧的“超级发烧友”,请各界名家一起玩玩票一直是朋友圈子里的“定期活动”。因此,在与张先生交往的这些年里,从未将他和“企业家”、“商人”这些头衔联系在一起。
张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酷爱读书,有着文学家的梦。年长后,搏击商海,事业有成,但他一直情系书文,并师从欧阳中石先生。“不可一日不写字”是张先生最爱说的一句话。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张先生在几年前出版的书法集――《故事新说》,张先生模仿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之法,将30余篇寓言体笑话汇编成册,篇篇针砭现实中的庸俗、酸腐、伪道、浮躁之风,借古讽今,并由李滨声先生配漫画图,真可谓心血之作。
当年,张先生潜心创作此书,每篇文章都是将手写的楷书、草书亲自交与我,由我代为“翻译”,最终结集出版时,我在书法艺术上已是“获益匪浅”。
而提起余声,就更不陌生了。作为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余声从1986年调入担任节目主持人以来,成绩颇丰。然而从事了近20年电视主持工作的她却没有真正学过相关专业,她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波折,曾经当过兵,当过工人,还做过演员。而现在,余声挑战的重要角色则是梅兰芳大剧院的艺术顾问。
此刻,作为梅兰芳大剧院的总经理和艺术总监,张德林和余声和我谈到的更多是接手梅兰芳大剧院后的艰辛与收获。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张先生对京剧事业的那份热爱和执着。
京剧作为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国粹”,曾走过繁华,也曾历尽沧桑,在如今这个娱乐多元化的时代却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张先生认为,只有京剧能作为中国的“金字招牌”,“其他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不成”。
张先生感慨地对我说:“京剧是传统艺术的结晶,很多传统剧目更是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每出戏都是一个故事,都代表一种精神。但是,现在很多传统剧目似乎与现代生活隔绝了,人们只停留在艺术美的欣赏层面,而忽略了它本身承载的价值理念。”张先生并不认为很多京剧剧目宣扬的只是因果报应等“封建糟粕”,而是代表着“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的精髓。
不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缓慢的节奏、看不懂的剧情成为他们拒绝京剧的理由。张先生曾亲眼目睹过在长安大戏院一场演出只有7个观众的悲痛往事,也正是这种冷清激起了张先生“传承国粹”的想法。“从美轮美奂的服装,到精致的化妆,再到演员在台上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京剧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
而“登长城、逛故宫、去梅兰芳大剧院看国粹”,也由此成为张德林和余声的奋斗目标,“和看话剧去朝阳9个剧场、看芭蕾去天桥剧场、看演唱会去工体一样,要想让观众记住你,认可你,就必须有清晰的定位,一个成功的剧场与之准确、清晰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余声说。她将剧院定位为以戏曲演出为主,要把梅兰芳大剧院做成一个标志性的场所,要让人一提起看京剧就想到梅兰芳大剧院。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剧院也下足了工夫:演出前将有专业人士讲解剧情,介绍艺术特点,剧院还准备印制一些普及常识的小册子,免费向观众发放。而梅兰芳大剧院所能提供的硬件设施也是一流的,二楼的贵宾包厢有独立的休息室、卫生间和专用电梯,别具一格的高品质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高层次观赏人群的需求。
余声认为,京剧是具有皇家气派的东西,是应受人仰慕的国粹,绝不能简单地“搭台唱戏”;只有在剧院的品位和文化氛围上下工夫,用星级服务打造高水平的京剧观演场所方能制胜。“从近距离欣赏京剧的角度看,梅兰芳大剧院的条件在京城剧场中是独一无二的”。
其实,梅兰芳大剧院如同一个京剧博物馆,在剧院三层,1∶1的仿真京剧人偶栩栩如生;一层大厅正中的梅兰芳铜像引得观者如潮;剧院墙壁上,巨幅关公漆像昭示了中国戏曲弘扬的传统文化;位于二层的5个豪华包厢,分别以牡丹亭、黄金(1667.60,7.10,0.43%)台、雅观楼、麒麟阁、长生殿戏曲名命名,将“亭、台、楼、阁、殿”古韵融入其中,大大增加了剧场的文化氛围。
余声注意到,每周末安排的3场演出中,周日晚上的观众明显比周五周六少,可能因为很多人周一要上班,所以周日就相对冷场一些。发现这个问题后,余声就在周五、周六晚有的放矢地安排名角儿,用她的话说,“角儿可以带动票房,但不同的角儿受众也不同。比如,张火丁的受众主要是大学生,而于魁智、李胜素的u2018粉丝u2019多是中青年观众,迟小秋、王蓉蓉、薛亚萍等的追捧者就是纯粹的老年观众了”。
除了周末,周一至周四的票房该如何保障呢?余声计划,面向中小学生以及不懂京剧的观众,通过展览、讲座、参观等方式传播京剧艺术,让学生学会欣赏国粹。此外,京剧一直受到外国朋友的喜爱,北京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每年甚至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国外和外地游客。如果能和旅行社合作,把来梅兰芳大剧院看京剧列入游客的行程计划中,那么京剧的传播和剧院的持续运营一定能迈入新台阶。目前,梅兰芳大剧院也有一些外国观众,但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来看戏的游客,除了观赏京剧外,还对京剧的历史、京剧脸谱特别感兴趣。
谈到梅兰芳大剧院的票价,目前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票价,针对学生和老年人有低价位票,针对游客有旅游套票;从50元到2000多元不等。余声认为,票价体现着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价值,这样的定位是为中国国粹艺术争气,“我们不能把国粹看低了,它不比国外的歌剧、舞剧差。这也是对专业人员努力的一种回报,要尊重艺术家的辛勤劳动”。
梅兰芳曾说:“戏剧前途的趋势是紧跟观众的需要和时代而变化的……我要走向新的道路,去寻求发展。”他以半个多世纪的舞台艺术实践,为京剧艺术的继承、革新、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而现在,张德林和余声也在为振兴京剧、普及京剧作出他们的贡献。不过,个中滋味怎一个“难”字了得。余声对我说:“京剧需要宣传才能普及。当年梅兰芳大师第一次去上海演出,出场费高达10根金条,身价并不逊于如今李连杰这样的世界级明星。现在,我们在晚报上登一个小版块的广告也要1.7万多元,这着实让我有点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