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庆余年》电视剧,镜头里有竹简,怎么还有书籍和纸张呢?是穿帮吗?
竹简,纸张,余年《庆余年》电视剧,镜头里有竹简,怎么还有书籍和纸张呢?是穿帮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庆余年》电视剧,镜头里有竹简,怎么还有书籍和纸张呢?是穿帮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一点,其实我也留意到了。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庆帝和范建的书房:
范建书房的书架上,竹简和纸质书本并存。
庆帝的“办公室”,既有竹简,又有笔、墨、纸、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是导演疏忽大意?还是道具组缺乏常识?
其实——这是剧组有意为之!
来看这张图:
这是范建在书房第一次见范闲时,手中拿的书。对,你没有看错,是汉·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书中还有“屈原”的名字……
上图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
①在《庆余年》这部电视剧中,造纸术和汉字是存在的。
②《文心雕龙》等古代著作,也顺道“穿越”到了庆国。
看到这儿,“原著党”们估计不淡定了:
说好的穿越剧呢?庆国所在的世界不是平行时空么?
其实呢,电视剧对原著中的设定进行了大的改动:
首先,把“穿越”改成了科幻!
为了能过审,剧组也是比较拼的!硬生生将电视剧版《庆余年》改成了一部古装科幻剧!
这一点,在该剧开头,“作者”王庆就强调过的。
其次,既然是科幻题材,就要有一定的现实依据。
这就决定了,剧中的时间线不能太过混乱,科技树也不能乱点。
所以,剧中才会出现竹简和纸质书籍并存这一现象。
因为,导演和编剧是想从侧面告诉所有观众:剧中的“时间”,大概是在汉代。
因为,在西汉年间(公元105)年,蔡伦将纸张献于朝廷,受到了皇帝的褒奖。
综上
剧中出现纸张和竹简并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造纸术刚刚兴起,竹简还未被完全淘汰!
反推就能得出,该剧发生的年代,与历史中纸张刚被发明(公元105年)的年代相仿。
同理,剧中范建拿本汉代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一个问题——“屈原”、“文心雕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梗”怎么解释?
后续剧情中,范闲在看了叶轻眉留给他的信之后,这一谜团才彻底解开。
没有穿越,没有平行宇宙!
为了便于区分,我们把庆国当做一个单独的纪元,“纸张”、“文心雕龙”、“汉字”则传承自我们当下生活的这个纪元。
因为某种原因(很可能是全球范围爆发核战争),人类文明毁于一旦。
为了保证当下纪元人类文明的火种能以延续,幸存者们利用“人体冷冻技术”进入了无限期的休眠。
终于,地表生态环境慢慢恢复,逐渐符合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
幸存者们中的个别人员(被称为“种子”),也开始在世间活动,向新生的人类传播上一个纪元人类文明的火种。
个人认为:神庙不仅保存着上个纪元人类文明的火种,甚至还有完整的“基因库”和“种子库”。
幸存者们“冬眠”的地方,被新纪元的人类(庆国)称为神庙,而出于某种原因,神庙并没有拔苗助长的打算——
既然庆国的总体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汉代的标准,那就传授给庆国汉代的文明——比如说造纸术、《文心雕龙》……
同理,没有到唐代,就没有《唐诗三百首》;没有到明、清,就不会有《红楼梦》……
为编剧和导演的严谨,点个赞!
到这里,整个问题的脉络就清晰了——
人类文明毁灭»幸存者“冬眠”»新的纪元出现»幸存者们散播上个纪元的文明»庆国刚好到达汉代的生产力水平»神庙就给了庆国相应的“文明”……
换句话说,庆国是发展到了汉代、纸张刚被发明的那一阶段,所以剧中才会出现纸张和竹简并用的场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庆余年》这部电视剧有没有穿帮镜头?肯定有,如果仔细找,肯定能找到。
但是,镜头中有竹简,也有纸张,这不算穿帮。
《庆余年》的时代可能处于纸张和竹简并存的时代。
我们都知道,在纸张出现之前,人们主要是在竹简中书写的。在富裕人家,如果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会选择写在绢帛上。
之后,出现了纸张,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纸张的品质得到不断进步,产量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价格逐步下降。
但是无论怎么说,这有一个过程。
比如,我们知道,东汉蔡伦造纸。至少这说明在东汉就已经出现了纸张。但是,即便到了东汉末年,竹简依旧是存在的,绢帛也依旧是存在的。
也就是说,竹简和纸张完全可以在同一时期出现。
只有当纸张足够廉价,才会真正取代竹简。
就比如在当代,无纸化办公已经普及了,人们写文章大多是敲击键盘,但是不代表纸张已经被彻底淘汰。
电子产品替代纸质产品也需要一段时间。这两种文字呈现方式并存,实属正常。
在《庆余年》的世界,古代珍贵孤本以竹简的形式保存下来。
书本的传承,靠人们抄写,编纂,整理。
在古代,人们喜欢抄书,不仅是为了书籍的传承,也是一种练习书写、字迹的方式,帮助增加记忆,陶冶心灵。
也有很多人热衷于收集原版书。比如在竹简流行时代出现的书籍。这也是人们口中的珍贵孤本。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纸质书流行的时代,出现大量竹简书也并非不可能。特别是宫中,或者富贵人家,存在竹简就更为平常。
譬如范闲进宫,淑贵妃要赠送他孤本。这里的孤本,很可能是流传下来的竹简书。
来自神庙的“种子”带去了现代文明,加快了《庆余年》世界的科技进步,使得不同时代的事物出现在同一时期。
按照叶轻眉给范闲的信,我们知道,《庆余年》的世界是人类被毁灭之后重新建立起的文明。
而那些所谓的“种子”将文明传播到了这个时代。
于是,我们在《庆余年》的世界看到了高品质的玻璃杯、香皂和白砂糖。
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庆余年》的世界只发展到使用竹简的程度,因为现代文明的进入,使得纸张被大量生产,并且快速替代了竹简。
人们开始使用纸张,但是并不代表要丢弃所有的竹简书。于是,两个看似是不同时代的事物出现在了同一时期。
上一篇:试问很多投资者投资的意义是什么?是否看到投资的方向发展利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