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陶渊明的官职够高,他还会辞官归隐吗?你怎么看?
陶渊明,东晋,性格如果陶渊明的官职够高,他还会辞官归隐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陶渊明的官职够高,他还会辞官归隐吗?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归隐之人,多持才自傲、经历过世事繁华、也悟透了官场险恶,自觉雄心抱负无以施展,才最终归隐山林。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20岁开始出仕,至53岁最后一任官职才为“彭泽县令”。
假若,陶渊明的官职够高,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很可能不会归隐田园。那样,历史上可能会多一位权臣,文坛上会少一位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又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不过也有讨论的必要。小阿蛮来回答,各位且细听~
一、陶渊明的出身问题
楼下有一位朋友回答的非常好,就是出身的问题。魏晋那时候,门第、出身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来看陶渊明的出身:曾祖父,陶侃,做到晋朝的大司马;祖父陶茂,武昌太守。陶渊明父亲失考,不清楚情况,但肯定也不是平民百姓(王瑶先生推测,陶渊明的父亲至少也当过太守一类的官),这从陶渊明归隐时家中的田产、房产可以得知;陶渊明的外祖父呢,孟嘉,是桓温的幕僚,征西大将军长史。
上面列举了那么多,大家可能以为,陶渊明是官二代,官三代呀。但是很遗憾的告诉大家,错了!陶渊明祖上当大官没错,但是他们的出身决定了它们在当时的社会,还是被瞧不起的人。陈寅恪先生考证过,陶渊明家族是傒族。这是什么东东?这是古代五溪蛮的一个分支。简单说,不管陶渊明家族当了多大的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他们始终是蛮夷,改变不了的。像陶渊明曾祖父陶侃都当那么大的官了,照样被温峤那样的世家大族嘲笑为:傒狗。哪些是世家大族呢?比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颍川庾氏、太原温氏等等。
这是第一点:陶渊明当大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有军功(非常之时)。但是我们知道陶渊明不是那样的人。
二、陶渊明为什么会归隐?
简单来说,就三点:
第一,大家都熟悉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这一点是直接原因,导火索。五斗米有两解,一是工资收入。为了那么一点工资收入,整天去巴结人,陶渊明做不到;二和宗教有关。据说是五斗米教,也就是天师教,祖师爷张道陵。这是一个道教的分支。这个教派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所谓,无可无不可。而陶渊明呢,他不是。至少早期他是奉行儒学积极入世的,要有所作为。这样,他的顶头上师是五斗米教的人,要是继续当官,就得整天对着他点头哈腰。陶渊明不干。这是陶渊明归隐的导火索。
第二,性格原因。这点最为重要。陶渊明的性格,我们在他写的诗歌作品中可以找到很多。比如,他不喜人事。即: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世俗生活,陶渊明很不喜欢,他就喜欢自然的山水田园生活。归结起来就是:陶渊明的性情,恬淡,本真。尤其第二个,本真这个性格,说白了就是单纯,幼稚。这样的性格怎么能在官场混得下去?
第三个,时局原因。说实话,这点倒是有可能让陶渊明当上大官的。至少,当时轮流把证的几个大人物,桓玄,刘裕都曾拉拢过陶渊明。如果陶渊明跟着他们,就有可能当大官了。——当然,也可能很早就没命。是的,这个大家要清楚。陶渊明所生活的年代,是晋末宋初,时局异常动荡。今天张三上台,杀一批人;明天李四上台,又杀一批人。队伍一站错,小命就玩完。所以,陶渊明它看透了,这种时候出去当官,再大的官都是炸弹,随时引火烧身。倒不如归隐田园,穷是穷了点,至少安全呀!
综合以上几点,陶渊明很难当上大官。即使当上了大官,前途也极为黯淡。加上个人的性情使然,归隐,是他最好的人生选择。
我是小阿蛮,本文是我的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使用。感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陶渊明官职在高,他也会辞官归隐,他的性格决定他一生的道路。
东晋末年,陶渊明出生在逐渐没落的家族。外祖父孟嘉是当时的名士。祖父曾作过太守。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志向远大,但性格孤辟,与当时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陶渊明二十岁时,家境很贫穷了。为了生活才走向仕途,而不是为了报效朝廷,实现理想,走入仕途。陶渊明在20岁到41岁之间,一直徘徊在仁途与家耕之间。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一定的规划。直到405年时,才决定隐世入田野。
说到这里,小编为大家说说,东晋末年社会状况,当时东晋安帝执政,国内局势一直不稳定,内乱不断,国力衰落,朝政大权旁落,被将军刘裕把持。东晋皇朝实际上是名存实亡。
朝廷内乱不断,造成社会不稳定,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的生活困苦。陶渊明不愿与这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甚至厌恶。十几年在官场的经历,对太平社会的向往。自己无力挽救这动荡黑暗的社会,只好顺其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门户观念是非常严重的,作为文人墨客,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是开创者。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对官场的厌恶。
提问者,这如果说得好,陶渊明官职再高,从他的诗辞中可以看得出,他厌倦了官宦的生活。从他田园生活的向往,辞官归隐是必然。
上一篇:买了飞利浦超滤机净水器,出来的水是奶白色的,能直接饮用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