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塘角鱼烂尾怎么办?
鱼苗,体表,水质塘角鱼烂尾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治疗方法]可将病鱼浸入浓度为五万分之一单位的四环素溶液中洗浴1小时,还可用%的氯化钠溶液与日俱3%碳?氢钠溶液混合洗浴10分钟;或用氯霉素溶液,或 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浸洗,还可用上述药液的1%稀释成低剂量泼洒,坚持数日均可见效。
打印病
此病是由点状产气单孢菌点状亚种引起的。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多数两个相连,少数单个,菌体长为0.7~1.7微米,宽0.6~0.7微米,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胞。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
病症 症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发病部分先是出现圆形的红斑,好似在鱼体表皮上加盖的红色印章,随后表皮腐烂,中间部分鳞片脱落,腐烂表皮也崩溃脱落,并露出白色真皮,病灶部位周围的鳞片埋入已腐烂的表皮内,外周的鳞片疏松并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在整个病程中后期形成锅底形,严重时甚至肌肉腐烂,露出骨骼和内脏,病鱼随即死去。
[防治方法]
(1)在扦插、搬运鱼时要注意操作,切勿使鱼体受伤;鱼池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并在放养时适当调整放养密度,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内水质清新,可以预防或减轻病情。
(2)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洒。
(3)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10克,全池遍洒。
(4)每67平方米水面用0.75千克辣椒粉加水10~15千克煮沸后,全池均匀泼洒,连续3天。
(5)亲鱼发病可选用金霉素、氯霉素注射,每千克鱼注射5毫克,或注射四环素,每千克鱼注射2毫克,进行肌肉或腹腔注射,同时采用高锰酸钾等杀菌药物涂于病灶处。
类似与穿孔这样的病症,属于细菌性感染,肉眼看不出是何种病菌,已经恶化了……可能造成败血。不想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话,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如不慎碰到,应及早发现并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同时保持水质的清洁……
痘 疮 病
[病原] 疱疹病毒。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形状好似痘疮,因此称之为“痘疮病”。痘疮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会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痘疮,最终使鱼消瘦而死。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鲤、鲫及圆腹雅罗鱼等,影响鱼的生长及降低商品价值,在越冬后期可引起病鱼死亡。该病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及水质肥沃的池塘、水库、网箱内;当水温升高后会逐渐自愈。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增生物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或分离培养到疱疹病毒。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流行地区改养对此病不敏感的鱼类;
3、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也有预防效果;
4、曾用氯霉素治疗,每尾病鱼肌肉注射25毫克,同时用0.225x10-6氯霉素水溶液药浴,有一定疗效。
用氯霉素粉直接撒在鱼身上应该也会有效果吧。氯霉素溶液或喃西林粉加痢特灵溶液,或庆大霉素溶液浸洗,浸洗多长时间,
一般低浓度,半小时左右。高浓度,十分钟左右。自己灵活掌握……
细菌性感染:通常是在池塘水质不良情况下,常时啄食池壁藻类,或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猛导致引起鱼体受伤造成的……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行动缓慢,唇端表皮发炎、糜烂,严重者鳍烂、体表附有许多粘菌。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新,经常用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用1mg/L漂白粉全池泼洒。3%食盐水药浴病鱼10分钟,同时用土霉素原粉拌料投喂,每日每10公斤鱼2g ,3天一个疗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了这么多评论,基本是百度复制过来的。
其实没那么复杂,我是开垂钓场的。鱼的皮毛不漂亮直接影响我的垂钓生意!告诉你我是怎么给鱼看病的。
一般的鱼烂尾或者烂鳍,多为寄生虫,你可以把鱼尾抓在手里仔细看,里面是否有线虫或者车轮虫。这两种寄生虫都是可以挤出来的。而且这两种虫对鱼的危害特别大,一单进入鱼鳃,基本上是没得救了。
建议在网上购买瓶装晶体的敌百虫(一亩鱼塘用一瓶)。将药品取出砸成粉末(一定要粉末,不能有颗粒),必须在晴天的傍晚用药。一瓶药用一桶水进行稀释后,对鱼塘进行均匀泼洒(同时开启增氧机)。再对鱼塘用10瓶高锰酸钾(各大药店都能买到一瓶一块钱)进行消毒。两到三天见效,一周恢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其他养鱼知识可以问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可了解鱼烂尾病是怎样引起,鱼塘里鱼的烂尾病是一种细菌性、寄生虫疾病,鱼塘里鱼的烂尾病因原体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的。
鱼烂尾病流行发病期在以下两点:
(1)流行高峰季节是5~9月;
(2) 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在 25℃以上为严重,发病率高。
鱼塘里鱼的烂尾病症状:尾柄处充血、发炎,鳍条末端蛀 蚀,鳍间组织被破坏,鳍条散开,呈蛀鳍;严重 时尾鳍烂掉,尾柄肌肉溃烂,甚至整个尾部烂掉, 骨骼外露。
鱼烂尾了要按鱼的烂鳍病去治疗,经过药物治疗后才会转好。
1.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或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2.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的鳍叶发白,白色逐渐扩大;严重时鱼鳍残缺或者不能舒展·本病多流行于夏季。热带鱼鳍薄,易碰伤折断而患此病·可选用食盐;抗生素等治疗 。
3.药物治疗:
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D,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
上一篇:除了苹果手机外,现在最好的拍照手机是什么牌子型号的?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