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悦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汉学,瑞典,中国马悦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马悦然(Goran Malmqvist,1924-),高本汉的学生,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瑞典文学院院士、欧洲汉学协会会长,著名汉学家。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汉学家。现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荣休讲座教授。马悦然曾翻译过《西游记》、《水浒传》、《辛弃疾词》等中国古典著作,亦翻译了高行健、沈从文等当代中文作品,致力于提升中国文学在国际的地位。马悦然教授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并于欧洲及澳洲的多所著名大学教授中文与文学翻译达四十年之久。
,人物经历
马悦然,男,1924年6月6日出生于瑞典南部的延雪平(Jonkoping)市。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翻译过《水浒传》《西游记》《桃花源记》和辛弃疾的大部分诗词等,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学手册》,并向西方介绍了《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礼记》《尚书》《庄子》《荀子》等中国古典著作。
1924年,马悦然出生于瑞典的南部。
1946年,马悦然考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做了瑞典大学者高本汉(KlasBernhardJohannesKarlgren)的学生,1946年跟着老师高本汉学习古汉语和中国音韵学。
1948年来到中国四川做方言调查,1949年到中国西北,过塔尔寺,拜见活佛班禅额尔德尼。
1949年后,马悦然在瑞典驻中国大使馆任职。
1985年,马悦然当选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士。
20世纪90年代,马悦然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地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工作。
20世纪90年代后期,马悦然历任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欧洲汉学协会会长。
主要成果
著作
《另一种乡愁》
《俳句一百首》
《二十世纪台湾诗选/马悦然等主编》--台北:麦田出版,2001。
《中国西部语音研究》是他获得广泛声誉的汉学专著。
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
1977年主编了《现代中国文学及其社会背景》(英文)一书。
译作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老舍《普通病房》
董仲舒《春秋繁露》
《西游记》《水浒传》
《诗经》部分
唐诗宋词
沈从文《边城》《从文自传》
《毛泽东诗词全集》
张贤亮《绿化树》
李锐的短篇小说集《厚土》
李锐的长篇小说《旧址》
台湾诗人商禽《冰冻的火炬》
高行健的小说戏剧集以及长篇小说《灵山》
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1983年用瑞典文翻译出版了(中国当代青年诗人北岛和顾城)的诗选《海岸与被宠坏的孩子》
1986年编辑翻译了《中国八十年代诗选》
论文
《论〈左传〉中“其”字的不同功用和意义》
《〈西游记〉中疑问句结构的责任形式》
《西部官话语音研究》
《论先汉及汉代文本中“嫌”字的语义》
《四川方言造句结构的限制形式》
《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诞生》
1969年用英文发表《论汉代以前和汉代文献中词素(嫌)的意义》一文;登载在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
1980年9月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二十七届欧洲中国学家大会》上做了题为《论“其”在〈左传〉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报告。
主要成就
如同其导师高本汉一样,在学术研究领域,马悦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者。《中国西部语音研究》是他获得广泛声誉的汉学专著。1948年他翻译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他关于中国文学的第一部译作。后来又翻译了老舍的短篇小说《普通病房》,发表于1958年。是他,最先将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译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礼记》《尚书》、《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他还翻译了辛弃疾的大部分诗词,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这套手册分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四大卷,每卷大约收名家作品100篇左右,马悦然对收入的作品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此外他还发表和出版了200多种有关中国文学、哲学、语言学方面的论著。
1969年用英文发表《论汉代以前和汉代文献中词素“嫌”的意义》一文,登载在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1980年9月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二十七届欧洲中国学家大会上做了题为《论“其”在〈左传〉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报告。他的研究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中国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宗教、思想史、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他在中国古今文学的翻译和研究领域中硕果累累,曾经将中国古典小说《水浒》、《西游记》译成瑞典文。近些年来他承担了欧洲汉学协会3项主要国际学术研究计划项目之一,即对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马悦然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的编写工作,这套手册为精装大32开本,共四卷。第一卷为中、长篇小说,第二卷收短篇小说,第三卷的内容是诗歌,第四卷是戏剧。共收400篇左右的作品,内容包括作家简介、作品收藏与版本情况、作品内容梗概、作品的赏析评论和参考书目。参加这项工程的有欧洲11个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地的学者100多人,《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对入选作品要求很严,作品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要适合中国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专家,也要适合普通读者阅读。例如第三卷诗集,既收了胡适、闻一多、徐志摩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也收了杭约赫、兰冰等名不见经传的诗人的作品。《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不仅在于作品的入选标准严格,资料性强,而且赏析评论部分也具有较高水平。每一分卷前面都刊有一篇学术水平较高的序言,如第四卷戏剧集的序,阐述了中国现代戏剧运动与戏剧创作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对中国现代戏剧史的发展过程描写详细,可以当做一部中国现代戏剧史纲来读。这样大规模的合作研究工程取得如此成功,与马悦然的组织能力及其深厚的中国文学修养是分不开的。1977年主编了《现代中国文学及其社会背景》(英文)一书。
后来,为了使西方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学,马悦然大量翻译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有《毛泽东诗词全集》、沈从文的《边城》(1987年瑞文版出版)、《从文自传》,以及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李锐的短篇小说集《厚土》和长篇小说《旧址》、台湾诗人商禽的《冰冻的火炬》以及高行健的小说戏剧集以及长篇小说《灵山》,另外他还翻译了闻一多、卞之琳、郭沫若和艾青的许多诗歌。到1992年为止,他的全部文学译作就有700种之多。马悦然还非常喜欢北岛、顾城、杨炼的诗。他称顾城是“会走路的诗”,他认为北岛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语言,是前人没有的,而杨炼则是寻找的诗人,可以回到先秦的时代。马悦然觉得他们都年轻而富有活力,也许可以展示中国新诗的未来。1983年用瑞典文翻译出版了中国当代青年诗人北岛和顾城的诗选《海岸与被宠坏的孩子》。1986年编辑翻译了《中国八十年代诗选》,其中包括“朦胧”诗人北岛、顾城、江河、杨炼、严力等人的作品。另一方面,由于他的努力,促进了不少瑞典诗人的作品也陆续被译为中文。
上一篇:邢质斌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