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快过年了,什么才是最有年味的?
都是,团圆,鞭炮快过年了,什么才是最有年味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它缘于我们对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要设法把\"年\"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使传承千载的生活的\"年\",完美地转化为未来文化的\"年\"。人们对年有一种盛情。在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吃好一点,穿好一点,因为这不仅是一时的事,而是象征着未来一年的幸福与否。因为\"年\"是告别过去,面向未来的特殊时刻。因此,一切生活的理想都在这个时刻焕发出来。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而当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就有了年的意味。 年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我用四个字来概括--- 驱邪 降福。喜庆、吉祥、平安、团圆、兴隆、长寿、富贵……这些都是年的意蕴,它们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愿。
年究竟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年首先是精神的。它决不是民族年度的服装节与食品节。而是我们民族一年一度的生活情感的大爆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团聚,是实现梦想的大表现。 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最大的民俗就是过年。它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愿望、情感、理想与追求。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还是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等等,这些年文化的方式代代延续,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团圆、亲情、祥和,此中包含着无比强大的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中国人每过一次年,就深化一次我们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也就是加强民族的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最深刻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至宝。 精神是无形的,似乎可有可无;物质是有形的,自然必不可少。精神的内涵往往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古人云:“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意思是:不管在外好或不好;不管离家的路途是远或近,也不管回家的路是好走还是难走。那一刻,全家人能够团圆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你看每年春节前的半个月,在各个地方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要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在年根的时刻和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不需政府花一分钱,不用任何单位组织,全国上下有上亿的人,在同一时刻拼命地往家赶。这样壮观的场面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我们对家、对故土有着这样强烈的眷恋。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从骨子里涌出的对家的情感。
最浓的年味就是亲情的陪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鞭炮声声,年来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去农村,食物买不到的地方最有年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放烟火,听社戏,全家团圆吃年夜饭,孩子新春穿新衣,跟着大人去拜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是大老远就能听到的鞭炮声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过年就是吃吃喝喝,走走转转。
以前的年味就是从吃吃喝喝,走走转转里来的。
现在过年也还是吃吃喝喝,走走转转。
但是现在过年压力很大,因为成年了,不是小孩子了。
过年就图个轻松愉快就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时候春节假期调到15天那个时候最有年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