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童第周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中国科学院,细胞核,胚胎童第周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童第周(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著名胚胎学家,因在克隆技术上的贡献而闻名。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后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员。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
童第周 - 人物简历
1902年5月28日 出生于浙江省鄞县。
1923―1927年 复旦大学毕业。
1928―1930年 任中央大学助教。
1930―1934年 比利时比京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4―1937年 任山东大学教授。
1938―1941年 任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
1941―1943年 任同济大学教授。
1944―1946年 任复旦大学教授。
1946―1948年 任山东大学教授。
1948―1949年 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研究员。
1949―1955年 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
1955―1976年 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副主任兼青岛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1977―1979年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79年3月30日 在北京逝世。
童第周 - 生平概况
童第周,字慰孙,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清贫,靠兄辈抚养,1918年入宁波师范,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后考入宁波效实中学三年级为插班生。1922年中学毕业,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1927年毕业后,由中央大学生物系主任蔡堡推荐,任中央大学生物系助教。1930年由亲友资助到比利时的比京大学留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后,日本侵略军开始对中国东北大举进攻,那时童第周正在比利时留学,他出于爱祖国和自觉抗日的热情,带头到日本驻布鲁塞尔使馆进行抗议,受到比利时警方的威胁。1933年底,他不顾日本侵略军即将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危险,毅然放弃了在国外可以安心工作和生活的条件,于1934年底回国,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童第周随学校内迁至四川万县。
1938年山东大学解散,他先后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生物系和复旦大学生物系任教。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童第周回青岛参加复校工作,并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1947年,青岛爆发了反对国民政府的“反饥饿、反迫害”的游行示威。童第周作为山东大学教授会的负责人和动物系主任,积极支持学生运动,并冒险掩护其他人拍摄学生游行的照片,帮助向各地传递登载学生游行和军警镇压学生报道的英文版《民言报》 ,以扩大学生运动的影响。
1948年,童第周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应美国洛氏基金会邀请到美国耶鲁大学任客座研究员。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6月他放弃在美国优裕的研究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山东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童第周继续担任山东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他兼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和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
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任生物学地学部副主任,兼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后该室改为青岛海洋生物研究所,任所长。1960年,生物学地学部分为生物学部和地学部,他任生物学部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该所所长陈桢逝世后,童第周一度任所长)。“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任动物研究所细胞遗传学研究室主任。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他陆续担任了多种领导职务,在坚持科学研究的同时,尽力完成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在制定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3―1972年科技十年规划和后来的基础学科长远规划期间,他参与领导有关生物学方面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工作中他注意团结科学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智慧,为顺利完成规划的编制任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从1956年至60年代初,他担任中国、苏联、朝鲜、越南四国渔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务,他协助主任委员、水产部部长许德珩开展组织活动,为推动四国的水产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促进科学家之间的友谊发挥了作用。此外,童第周曾当选为第一至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1978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童第周在将近50年的科学生涯中,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应用研究,致力于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他一直从事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到晚年,还十分注意把他在核质关系理论研究中的成果应用于医学和农业实践。
童第周 - 突出贡献
童第周的主要贡献之一,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由于文昌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其胚胎发育一向受到重视。过去曾认为其发育属于镶嵌型,如 缺损其一部分,不能通过调整作用补充完善。他用分离、 置换分裂球等方法,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分裂球的发育命运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而且,分属于3个胚层的分裂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中,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的诱导作用。
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60年代初,他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鱼卵内,发现移核后幼鱼的早期性状似乎是根据细胞质的。他把鲤鱼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鲫鱼受精卵内,发现卵发育到成体后有些性状介乎二种鱼之间。这二种情况都显示卵的细胞质对性 状形成的影响。他还发现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鱼卵子中,发育到一定时期再移回金鱼受精卵,有时能产生出��鱼和金鱼杂交胚胎的性状,很可能金鱼细胞核在��鱼细胞质中短暂停留,也会受到某种影响。他曾设想通过移植细胞核来进行育种:把两种不能杂交的鱼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使之遗传下去。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一个新的、可能的途径。
童第周的关于海鞘的研究,主要是在50年代前进行的。他的研究证明了其胚胎发育中有些组织器官是有可塑性的,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属于严格镶嵌型的见解。从40年代至50年代初,他在鱼类早期发育的实验研究中,还证明了鱼卵受精后原生质向动物极流动,其组织中心在受精后不久就建立起来了。这一现象,可能在脊椎动物的发育中具有普遍意义。在这期间,他对于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的研究,断定了纤毛运动方向对中胚层组织的依赖性,后者可能通过化学物质产生影响,由此,他探讨了胚胎组织的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