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说,“饿死不进萝卜园,穷死不耕丈人田”,你认为有道理吗?
萝卜,丈人,俗语农村俗语说,“饿死不进萝卜园,穷死不耕丈人田”,你认为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先来看看为啥“饿死也不进萝卜园”。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小焦也是看了很多三农大咖的回答,但是小焦觉得他们的答案并不让人满意。一是很多大咖都说人饿了不能随便进萝卜园拔萝卜吃,不然会被认为是小偷,在道德上是不可取的。但是小焦认为不是这样,因为除了萝卜园还有其他园子,里面的东西也能吃,难不成饿死不进萝卜园,那其他园子就能私自进了?二是有的说萝卜性寒,空腹吃了之后会造成身体不适。这个在医学上可能是真的,但是都快饿死了吃几个萝卜总能救命吧?显然这两个答案都是比较牵强的。
小时候,小焦不喜欢吃萝卜(红皮白心萝卜),老爸老妈就会哄着我说萝卜是助消化的,吃了吸收好,然后就能长大高个,然后我就拼命吃萝卜,但是个子长得却不高。其实,说萝卜助消化这个确实是真的,因为萝卜里含有淀粉酶,这个东西会帮助胃更好地消化食物。所以,如果人在特别饿的情况下进了萝卜园吃萝卜,那岂不是会更饿吗?所以,农村人才经常说“饿死不进萝卜园”。
我们再来看看为啥“穷死也不耕丈人田”。
在农村里,我们一般都会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女儿嫁出去之后就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了,一切生老病死只能看女儿女婿自己的造化。所以,对于“穷死也不耕丈人田”一般会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是如果女婿自己家里没地,而老丈人土地富余,女婿去种了老丈人的地,到了收获粮食的时候就可能会和老丈人甚至自己的舅子姑子产生利益冲突和纠纷。在农村里这种事情也是很常见的,说得好则罢,说不好最后肯定双方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两家家庭关系破裂;
二是一旦女婿去种老丈人的地,在农村里就会被人说三道四,什么没出息、没本事、没骨气的话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如果遇上个硬茬老丈人,甚至还会专门看不起女婿,那女婿在老丈人家里可就更抬不起头了,这个一般很多男人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关于农村俗语 “饿死不进萝卜园,穷死不耕丈人田”的解读,如果觉得不对可以多多补充。当然,这个在以前肯定是这样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面临的是要共同赡养老人,相信看不起女婿的人是会越来越少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要脸。
从古流传至今的这些俗语,都是先辈们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他们可能没有知识文化,所以说出来的话显得很糙,但他们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话话糙理不糙,更不能以现代的科学眼光去评判这些话的正确性,那个时代就没有科学,只有经验,谁跟你谈科学。“饿死不进萝卜园,穷死不耕丈人田”就是这样一句,看起来很糙,而且没有科学依据,但却是充满生活智慧的话。
饿死不进萝卜园
“饿死不进萝卜园”这里指的是白萝卜,就说肚子再饿也不要吃萝卜,因为不仅填补饱肚子,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为什么这么说呢?
萝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素有“土人参”之称,但是从小就听老人说过萝卜不扛饿,至于为什么,他们也说不出,只能告诉你,萝卜吃得再饱,两泡尿一撒肚子就空了。一种说法是,萝卜主泄,会极大地促进消化,你萝卜吃得越多,消化地越快,肚子就会更饿,另外,萝卜性寒、利肠,空腹吃萝卜会导致脾胃虚寒,诱发腹泻,反而伤身体,因此脾胃虚寒的人也应该尽量少吃萝卜。
老年间人们不一定有科学的方式去判断萝卜的这些功效特性,但生活中经常吃了萝卜就肚子饿,拉肚子,长期以来就会总结出诸如“空腹不能吃萝卜”、“萝卜不抗饿”这样的经验,是有一定道理的。
穷死不耕丈人田
“穷死不耕丈人田”才是整句俗语的关键所在,目的就是要告诉某些没出息的人,就算穷死饿死,也不要做出那些有损男子气概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局限性,现如今男女平等的时代,不应该还有这样的思想,但作为个人,还是要上进努力。
在古代,女子嫁人后,就是夫家的人了,要冠夫姓,说起来与娘家的关系就不大了,老丈人把女儿嫁给你,为的就是让女儿能跟着你过上好日子,不说荣华富贵,至少一日三餐能吃饱,你倒好,养活自己和妻子的本事都没有,还天天跑到老丈人家蹭饭,你脸皮厚不在乎,架不住乡里乡亲戳脊梁骨,老丈人几十岁了多少要点脸的。
古代的田地属于私人财产,老子死了儿子可以继承的,女儿嫁给你了,就不要回来分财产,你让我家几个儿子怎么办,我同意,我那几个没出息的儿子也不同意不是?没道理说我还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分给一个已经出嫁的“外人”。
另一层意思是说男人再穷不能入赘女方,这是古代男女不平等的思想遗毒,古人看不起倒插门的女婿,会认为这个男的没出息、攀高枝,你倒插门了,那你要不要冠妻姓?你们的后代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因此,古代男子即使再穷再哭,只要不是万分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都不会选择做倒插门女婿。
课本中学过的《范进中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范进中举前没出息,跟老丈人生活在一起,他老丈人也不过是个屠夫,社会地位几乎跟乞丐平起平坐了,老丈人对他都是种种侮辱,一会儿现世宝、一会儿上辈子不积德、一会儿又说范进连累了自己,而范进作为读书人可谓斯文扫地,他只能“唯唯连声”。
你看,这就是现实,血淋淋凉飕飕,但你又不得不承认生活就是这样的,“饿死不进萝卜园,穷死不耕丈人田”,自己努力上进,不比去求人生存香么?
最后必须强调,文中提到的所有男女关系、地位、冠姓权等,都特指古代这一时代背景,思想的糟粕仅限于那个封建时代,跟现代无关,也不代表作者本人同意这一的思想观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们中国人民生活几千年的历史当中,留下来很多俗语。这些俗语虽然看起来意思表达非常浅显,但不可否认它都是有一些道理在里面。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了这一句,农村俗话叫做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这句话的意思也并不复杂,就是说,一个人即使穷死了,也不要去种老丈人家的田地,就算是饿的要死,也不要跑到菜园里面去偷吃萝卜填肚子。为什么两件不相干的事却要放在一起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上一篇:《庆余年》vip外再收费被央视点名批评,大家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