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徐小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唱片,香港,演唱会徐小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湖北人。1948年生。幼年由内地去香港。从小便喜欢唱歌。1966年,参加“香港之莺”比赛,以白光的《恋之火》获奖。由于父母强烈反对,获奖后并未选择唱歌为业。几年后,被一间新夜总会录用,从此正式踏入歌坛。1979年,她演唱的国语歌《卖汤圆》风靡全国,受到欢迎。1985年底她加盟宝丽金唱片有限公司。1988年1月17日,香港无线电视台公布香港1987年“十大劲歌金曲”,她以一首《流下眼泪前》再次当选。1988年6月5日金奖唱片颁奖典礼上,她和梅艳芳、陈百强各获3张白金唱片。,
徐小凤 - 简介
徐小凤(Paula Tsui,1949年1月1日-),原名徐郧书,香港殿堂级歌手,人称“小凤姐”,籍贯湖北武昌,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初活跃于香港歌坛。40年的歌坛生涯,徐小凤的歌声慢慢的成了一种经典,以女中音唱腔闻名的徐小凤1966年出道以来,用她那独特魅力的嗓音,征服了整个华语乐坛。她的歌声不高亢不激越,于平缓中放射着绝对的穿透力;不暗哑不滞重,于浑厚中透着绝对的感染力且又古意盎然,真醇古雅,剑蕴着深沉的古典气质。 温馨松缓的旋律、启迪性的歌词、优雅的气质、淡雅而甜美的微笑、韵味独特的歌喉,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音乐里,用心用情去唱,是徐小凤的真本色。40年的歌坛生涯,徐小凤的歌声慢慢的成了一种经典,是我们心挥之不去,永远珍藏的一份醇厚真情。
徐小凤 - 个人简历
家庭成员:家中老大(三弟、二妹)
就读小学:佛教慈航小学就读中学:佛教慈航中学喜爱动物:熊猫、树熊(凡肥的都喜欢,就算初生的猪仔也喜欢)最喜欢的运动:乒乓球、单车、羽毛球最喜欢的零食:糖、三角朱古力最满意自己的部位:鼻最喜欢的歌手:白光、吴莺音、周旋(最欣赏的外国歌星:芭芭拉史翠珊、米高积逊和五轮真弓)最喜欢的歌曲:(自己的)随想曲、顺流逆流、无奈、深秋立楼头、风雨同路、婚纱背后、人似浪花、思行之路(这首冷门一点,但每唱上它,我便似发梦,梦带我回到过去的日子
徐小凤 - 早年生活
徐小凤家中排行最大,有三弟二妹,幼年从中国大陆来香港定居。童年先后就读佛教慈航小学及中学,时考第一。由于要帮助父母打理江浙食品生意及照顾弟妹,徐小凤在中学二年级便辍学。
徐小凤 - 生平
徐小凤纵横乐坛30多年,最初其磁性的声线并未为人看好,虽然签了唱片公司,但4年后才有机会出唱片,凭她独特的声线迷倒不少歌迷。这次就让大家集体回忆小凤姐在乐坛的光辉岁月。1966年,以白光的歌曲《恋之火》参加《香港之莺》歌唱比赛成为冠军,因而有“小白光”之称。徐小凤是殿堂级歌者,是香港的一棵常青树。还有一首代表作《风的季节》曾经是梅艳芳参加歌唱大赛时的曲目1970年:为马来西亚的“南国唱片”录了12首歌,分为3张细碟;《墙》、《秋夜》及《恋之火》。同年香港“文志唱片”为她在港推出《徐小凤之歌》唱片。1971年:推出唱片《黛绿年华》,封套造型是小凤姐罕有的迷你裙造型。1972年:以拿着吉他的民歌手形象,推出唱片《徐小凤第四集》。1977年:在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凭《梅花》及《猛龙特警队》获两张金唱片。1979年:唱片《夜风中》,在内地大受欢迎。1980年:盛传当年小凤姐在夜总会登台一场,歌酬是顶级的10万元,若是私人聚会歌酬已高达20万元。1983年:在红馆举行4场演唱会。1984年:演出电影《圣诞快乐》。1985年:担任TVB《劲歌金曲总选》颁奖嘉宾,在红馆举行10场演唱会,小凤姐在演唱会上每每都以型伞裙特显其纤腰。1986年:推出唱片《Paula》,封面所穿的白底波波裙成为小凤姐的一个经典。1987年:于红馆开22场演唱会。演出电影《横财三千万》。1988年:唱片《第一步》中,收录了TVB剧集《流氓大亨》主题曲《婚妙背后》,是当年其中一首大热歌曲。1989年:于红馆开33场演唱会。音乐录影《明月千里寄相思》、《心恋》在大陆春节晚会播出,掀起“徐小凤热”。1990年:元旦获得得香港流行音乐最高奖金针奖,是获得该项的第一位女歌手。1992年:红馆43场演唱会成为一个纪录,至今无人能破。2000年:半退休的小凤姐,在美国大西洋城登台,三场酬金达100万美元。2002年:获香港电台颁发“金针银禧大奖”。2004年4月:盛传会以每场150万复出开演唱会。8月,落实于次年7月复出开演唱会。2005年:7、8月,在红馆成功举办22场演唱会。
徐小凤 - 明星历程
初啼之莺
1965年12月23日,徐小凤参加了一项由天天日报及南国实验剧团联合两家公司举办的香港之莺歌唱比赛,结果与她一同报名、积极力争出线的两个同学落选了,徐小凤却无心插柳,凭一曲白光的《恋之火》登上了冠军宝座并得了唱片合约,故徐小凤出道时有“小白光”之称号。不过这个荣衔没有即时为徐小凤带来特别的际遇,因为父母一直认为歌手须抛头露面,反对她从事歌唱事业。后来,她成功说服父母,在旺角的花都、国际、尖沙咀的首都夜总会以及海城夜总会都曾驻唱帮补家计。[3]徐小凤在1969年得了名指挥文就波的提携,灌录第一张唱片,正式加入乐坛。当时由吉隆坡的南国唱片厂录制,徐小凤用了两天时间灌录了12首歌曲,分成《墙》《秋夜》《恋之火》三张细碟出版,录音简陋,只用单声轨,连乐谱也没有。
其后,即在70年代早期,徐小凤先后隶属文志唱片和永恒唱片两间公司,期间主要是唱口水歌――即是翻唱别人的作品,例如《泪的小花》、《情人的眼泪》、《午夜吉他》和《爱情的代价》等,直到1978年的《大亨》(顾嘉辉曲),方有为大众熟悉而又属于自己的歌。在这萌芽阶段,徐共出了超过廿张唱片;虽然是翻唱别人的作品,但一直受大众欢迎,销量甚佳。
成功之路
徐小凤其后转投新力唱片,不再唱口水歌,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歌手,是其事业的转捩点。在其六张大碟(包括离开后才发行的一张)中,歌曲以改编日本或欧美的流行曲为主,包括《风雨同路》、《人生满希望》、《夜风中》、《人似浪花》、《黄沙万里》等,也偶有本地创作如《漫天风雨》及《风的季节》(同为李雅桑曲)。这都是徐小凤的成功之作,而其中两首首本名曲――《无奈》及《风的季节》,皆出自离开新力前的最后一张大碟《新曲与精选》,当时徐小凤虽是当红歌手,但未算红极一时,声势尚不及甄妮或汪明荃,时为1981年。
金光灿烂
徐小凤翌年改投康艺成音。期间徐小凤一度与近乎垄断电视音乐节目的无线电视闹得不愉快,因此双方停止合作。失去了电视的宣传并没有把徐小凤打沉,顺着新力两首流行作品的气势,徐小凤凭《随想曲》(顾嘉辉曲)获得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奖,并为最高票数获奖,奠定了徐小凤在歌坛的不倒地位。其后在1985年的演唱会创下10场纪录,进一步确认徐小凤的殿堂地位。不计精选唱片,康艺成音为徐出版了三张原创唱片、两张演唱会现场录音及一张重唱国语经典老歌的唱片,后者销量也达白金,在当时以原创为主流的乐坛,可反映徐受欢迎的程度。除《随想曲》外,期间成功的作品包括本地创作的《星光的背影》(林子祥曲)、《情比雨丝》(顾嘉辉曲)、《顺流逆流》(蔡国权曲),和改编日本乐曲的《星星问》、《风里的呼唤》。
上一篇:罗京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