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徐志摩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志摩,新月,上海徐志摩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爱情与婚姻
爱情与婚姻在志摩的一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徐志摩曾经说过"婚姻是人生唯一的要事"。可见爱情与婚姻对志摩是多么的重要。 徐志摩的一生都在不停的追求真正的爱情。他受父母所迫,与张幼仪结婚,但是徐志摩对于张幼仪一点也不了解,更不用谈爱情。婚后俩人没有一点感情,彼此冷冰冰的。徐志摩在伦敦时遇到林徽音,并迅速坠入爱河。幼仪的到来使这俩位热恋中的情人清醒了过来。为了与徽音在一起,志摩决定与幼仪离婚,而徽音却悄悄的离开了伦敦,回到中国。志摩也随着回国,而徽音却与梁思成订了婚。志摩陷入痛苦的深渊。陆小曼的出现使志摩的生命再一次绽放出光彩。志摩狂恋着这位京城佳人。他不顾一切批评与反对,执意要与小曼在一起。志摩的真诚最终得到了回报。 志摩不畏一切批评与反对地追求真正的爱情,可见其对爱情的专一与执著。他把爱情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然而,许多人却不了解他,指责他用情不专,见异思迁。志摩反驳说这些人是懦夫,不敢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他称这个世界是一个怯懦的世界。
徐志摩虽终其一生追求自由恋爱,他本人却不赞成西方的自由恋爱,认为那种恋爱存在着太多的弊端。他说当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是,这个女人不一定回喜欢那个男的,这样只会白白浪费那个男人的时间与金钱。就算那个女的答应嫁给这个男的,目的也往往是因为这个男人的钱。当一个女的想找一个伴侣时,她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而且容易被坏人欺骗。志摩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男女双方先认识,不必急于结婚,等双方都满意时才结婚。志摩的爱情与婚姻观在当时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性。
教育与知识
徐志摩不满于当时社会的教育制度, 认为那种教育制度不能完全开发个人的潜能。他对于家庭教育尤为反感,家庭教育强调“不孝有三,五大为上”等落后的儒家思想。家庭教育给个人加上一个一辈子也无法摆脱的枷锁,严重束缚人们思想的进步。徐志摩认为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帮助一个受教育的人合理的做人”。 他提出三个强而有力的论据:1、人是可以为善的;2、合理的教育是可能的; 3、教育有造成品格的力量。人的本质本不坏, 只是需要合理的教育。教育可以改造一个人的品格。欲使一个人为善。就必须给予合理的教育。徐志摩同时也提倡早期教育。 他在《罗素于幼稚教育》中提到“一个人品格教育的形成是在六岁以前, 不是以后。”一 话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与必要。
学问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学问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品格与性格。徐志摩强调做学问要有原动的好奇心,只有拥有原动的好奇心,才能在求学途上拥有无穷的精力。徐志摩曾说过“单纯的烂漫的天真是最永久最有力量的东西。” 单纯的烂漫的天真带给人无穷的好奇心,去探索知识汪洋的奥妙。因此,一个人如果要想在学问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拥有原动的好奇心。徐志摩对于学问的这些看法, 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徐志摩 - 新月诗派
徐志摩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923年春上,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925年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了《晨报诗刊》,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刊》的编撰工作。除第三、四两期由闻一多和第五期由饶孟侃负责编辑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编。发表的《诗刊弁言》和《诗刊放假》也是徐志摩执笔。《诗刊》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以“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出访友,奔走联络,与闻一多、胡适、邵洵美、梁实秋、余上沆、张禹九等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个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沈任经理,后由张禹九接任。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至1933年6月终刊,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似乎还没中断。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与陈梦家、邵询美等又办了一个《诗刊》季刊,出了四期,陈梦家在1931年9月,从《晨报诗刊》、《新月》月刊和《诗刊》上选了十八家诗人八十首新诗,编成一本《新月诗选》,从这些待作中,多少可以见出新月诗派的基本面貌和特色。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去世,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随后, 它也便销声匿迹了。
徐志摩 - 作品集
诗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
《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散文集
《轮盘》
戏剧
《卞昆冈》(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
译著
《死城》、《曼殊斐尔小说集》、《赣第德》等
评价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大古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