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陵墓为何1300年未被盗?
墓道,陵墓,梁山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陵墓为何1300年未被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他动用了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觉得不可思议,天不如愿,撤吧。
第三次差点成功,这次主谋是国民党将军孙连仲。出动的是一个现代化整编师,盗墓的工具是机枪大炮。
他带领部下,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黑色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
正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7个陕西籍士兵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抱头鼠窜。
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完好无损,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并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里面的宝贝,
经探测考察,推算最少有五百吨!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温韬把昭陵盗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兰亭序》可能就藏在乾陵里 。
到了建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农民发现了乾陵的墓道。1960年,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
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发掘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
陵山周围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用时间打败一切的人。死后又用1200年时间证明了自己陵墓的坚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可以说武则天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后征服了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则天的陵墓叫做乾陵,它1300多年没有被盗窃过,现在地宫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不为人知,所有一切的解释都是人们的假设而已,说道它为什么没有被盗窃过这个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了。
第一,唐代陵墓的建设形制。
唐代是中国古代空前昌盛的时期之一,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国力之强前所未有,厚葬乃又兴起。唐代帝陵较之前代帝陵大有改观,“因山为陵”成为主流。所谓“因山为陵”,是在山腰修建地宫,以山丘作为墓上的坟头,不再另起封土。这使中国帝陵进入崭新的时期。
其实因山为陵并不始于唐代,汉文帝因非正嗣,故未葬于祖陵兆域,另在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依山为陵,修建了形制简朴的霸陵,开启唐帝因山为陵的先河。但被确定为帝陵制度,并诏令子孙后代永以为法”者,乃在唐太宗贞观时期。
关中18座唐代帝陵中,有14座依太宗诏因山为陵。它们散布在东起蒲城西到乾县近200里地的渭北高原上,蔚为大观。其中太宗的昭陵和高宗、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最为壮观宏丽。
第二、乾陵的特殊地理位置。
乾陵位于梁山之上,北方的山体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山体非常的坚硬,在建设乾陵时,是吧山体从一个地方开一个洞,吧山体内掏空,下葬后再封住洞口,用铁水,生石灰、糯米酱浇灌后铺土,因为有自然条件,所有的草木会自然生长起来,经过若干年以后墓道口就很难找到了。
在加上他是一个花岗岩山体的陵墓,找不到准确的墓道口,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挖出来的。
第三、自古到今的盗窃行径都未成功。
历史史料中对于乾隆陪葬物也没有过多的记载,所以,对于乾陵下埋葬的宝物我们也就只能猜测了。唐高宗李治在生病时就留有遗诏,命人在他死后要把他生前喜爱的画全部随葬入墓。而武则天也才华横溢,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全唐诗》中只有她很少一部分诗作。所以有人猜测,武则天其他的失传佳作很有可能就跟随她一起被葬在了乾陵里。更有一位在乾陵进行长期采访的作家提出大胆猜想,乾陵中大约存有500吨的文物。
自古到今乾陵一直都是盗墓贼们跃跃欲试的目标,也经历了多次的盗窃,都没有成功。
唐朝末年,黄巢在占领长安后,就曾派40万军队前去乾陵盗墓。他们在梁山西侧连续挖了很久,最后竟然挖走了半座大山。但是因为他们不懂乾陵坐北朝南的结构特点,挖错了方向,最后无果告终。
五代时期,耀州刺史温韬也对乾陵觑已久,他曾带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挖掘乾陵。但是说来也奇怪,他曾三次上山前往乾陵,但是出发之前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一到梁山就会风雨大作,而只要人马一撇,天气又会立即转晴。温韬在多次挖掘未果后,只好断了此念头。
据说,民国初年,国民党孙连仲的部队曾用炸药炸开墓道3层竖立石条,正当盗墓者窃喜之时,一股浓烟突然从墓中冒出,盘旋直上,变成了龙卷风。一瞬间,石子尘沙四处乱飞,7个士兵当即吐血身亡,其他人见状急忙逃窜。
第四、无心插柳柳成荫
自古到今多次大规模的猖狂盗窃均未成功,但在一次不经意中,乾陵墓道口被发现。
事情发生在1958年冬天,西兰公路复修经过乾陵,需要大量的石料。乾陵附近的农民便到武则天陵墓所在的梁山上炸石取料。11月27日下午,当地农民贺社社与几位同伴在距无字碑以北1公里处的梁山主峰东南坡炸石头,前两炮炸过之后无甚异常。岂料贺社社点的第三炮炸响之后,半空中飞出几块石条,硝烟散去,贺社社和几个同伴跑过去一看,只见爆炸面上尽是石条,像是人工凿的,上面有字,或连着些像钢筋一样的东西,“莫非把姑婆陵炸开了!”
上一篇:雷克萨斯460和酷路泽4600怎么选?陆巡发动感觉更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