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有定论吗?
始皇,李斯,他的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有定论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后是李斯。作为跟随秦始皇多年的老臣,李斯一直对秦始皇充满感激,赵高后来为了拉他下水,反复6次游说才获成功,在那之后,李斯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后悔。由此可见,李斯也不大可能弑主。
与此同时,史书上并没有任何关于秦始皇死于谋杀的记载,连暗示的语句都找不到,这种说法基本都来自于小说和影视作品。正因如此,秦始皇被谋杀的说法不成立,他的主要死因就是长年高强度工作,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再加上奢侈的个人生活以及无休无止的大规模巡游,严重损耗精力,最终患上重病。
最关键的是,秦始皇很怕死,他从不允许身边人讨论死亡的话题,一辈子不立皇后和太子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秦始皇身体不适,他本人不愿提及,大臣们不敢说,小病也会拖成大病,最终无力回天。
最后说点题外话。秦始皇死后,胡亥和李斯在赵高的怂恿下,参与了邪恶的篡权夺位计划,为了封锁消息,他们购买了一大堆鲍鱼,用来掩盖盛夏之下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结果当秦始皇的车队到达咸阳城附近的时候,空气中已经弥漫着极其强烈的恶臭,生前风光无限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死后竟然会和一堆臭鲍鱼为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死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非命,一说死于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秦始皇的死因,通常的观点是“阴谋论”,即认为是胡亥、赵高等人惧怕公子扶苏继位后对其不利,所以下手暗害始皇帝,如郭沫若持此观点。二是“病死说”,史书记载始皇帝自幼有疾,体质较弱。且继位掌权后“察察之明”,所有政事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那时文书多是竹简或帛,从凌晨工作到深夜,长期处于过度劳累,歼灭六国统一中华的难度和劳累不言而喻,再加上始皇帝封禅,巡幸疆土,所以身体过度劳累,因病致薨。本人还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以始皇帝的统治力和威严,警戒心理,身边人断不可能暗害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之死与传位有所关联,开始本意欲想传位与长子扶苏。然而扶苏是吕不韦的得意门生,也是儒家学派的忠实信徒。始皇因此有些举棋不定,但是长子继位历代祖训都是理所应当。尤其李斯作为法家代表人物非常抵制儒家思想,其实吕不韦的下场就是李斯的杰作。如果扶苏继位李斯的地位可能将来有所不保,李斯时刻谨慎警惕着太子扶苏的继位动向。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的噩耗有许多异常,如此的突然不得不值得让人怀疑?路上有些疾病也是属于很正常之事,随身顶尖的御医和高手大夫都不会缺少。然而路途始皇帝突然暴卒让人有些匪夷所思!而且死后的原因结果御医大夫一直没有个交代。况且在继位的问题上李斯又和宦官赵高有了统一的战线,如此看来他们共同篡改了始皇帝的本意。把这个年轻庸碌的胡亥推上了帝位,然而赵高与李斯后来又起了内讧,李斯最终还是死于赵高之手。胡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依然显得更加残暴,就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基本上被彻底铲除。
看来秦始皇最后不是正常死亡,背后一定有天大的秘密阴谋。长子扶苏是太子应该顺理成章的继位,然而胡亥为了铲除异己却杀害了自己的兄长扶苏。首先得到了宦官赵高与李斯的支持,如果是扶苏继位将来的宦官赵高与李斯最终都不会有好果子吃。因为有了其中诡异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共同隐瞒了事实的真相却成了千古之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是饿死的。据说秦始皇幼年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有一个摸骨算命的半仙似的人物,给他摸骨后,预言他最终会被饿死!!把小嬴政气坏了,当时把算命先生暴揍一顿,并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做世界上最富有最有权势的人,要让全天下的人都饿死自己也不能饿死!!
于是他发愤图强,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他们母子逃回了秦国,他当了秦王,杀了嫪毐,杀了吕不韦,灭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还“功过三皇德配五帝”,给自己个称号“皇帝”。就因为怕死还派人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可见算命先生的话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太大啦。
历史上车轮终于来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到平原津(据说在山东平原)时,伤风感冒,浑身无力,本来也不是大病。但老话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赵高做为他最信任的人,服侍他,不让任何人见他,他又发烧吃不下饭。赵高装得很忠心,遍请名医开药治病,关键光吃药不吃饭,还有不死的道理!
没过多少天,千古一帝秦始皇就死在了沙丘行宫。接下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就不说了!
所以说命运天注定,半点不由人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