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表达诗人什么意境?
悠悠,你的,的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表达诗人什么意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心上人久等不见他来,急得她来回走个不停,一天不见面就像隔了三个月似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思绪。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清代的程廷祚就认为《郑风·子衿》一章就是描述一对恋人子相互爱恋的诗。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可见这两人相悦已经热烈到了何等程度。
真挚的情感,是人生的主题,包括爱情、亲情、友情都是最能让人心绪波澜的一份情感生命。
而《诗经·郑风·子衿》和《诗经·王风·采葛》里都描绘了人间真挚情感的文字,都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其语境含义也延伸为现代成语中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文字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感情之美相遇唯美,三生有幸!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表达诗人什么意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其译为青青是你的衣领,悠悠是我的心境,青青是你的佩带,悠悠是我对你的情怀。
原文出自于《诗经.郑风.子衿》,诗中的爱慕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表述了恋爱中的女子对心仪男子的思念予幽怨之情。
一如,相思勿恼却为相思扰,心如明镜却系红尘心。
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要去思念一个人时,却又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念起,忆起。
当我们心如明镜般清澈无痕时,却也会因为那滚滚红尘而打
破原本平静的心。
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可以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一位佳人对那不在身边的意中人,浓浓的爱慕之意与起伏跌宕的内心。
里面所包含着的是她对他无尽牵挂和思念之情,就如同两个赌气的情侣间,谁也不服输,所以你不去寻我,我也不去寻觅,明明相吵,却又那般期盼对方率先寻来。
一句“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道出了伊人饱受相思之苦,在伊人心中她多希望意中人的他能出现在自己眼前,即使只有一刹那时光也好。
一如,愿许相思寄明月,不暮天涯只念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她将那一份相思,化成昨日之期盼。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她将那一抹情深,许作今时之柔情。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她将那一缕眷念,立誓为沧海桑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诗经·郑风》中的一首怀念恋人的爱情诗,写一女子对她的情人的等候思念。《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在《诗经》时代,下层社会的恋爱生活比较自由,未婚男女可以在一定时节、一定场合,就如本篇的“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或曰阙是“缺”之假借,古诸候之城,三面都设城台,独南面无台,故城阙即南城缺处)、《邶风・静女》中的“城隅”(城角隐蔽处)公开聚集,自择配偶。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也就是在这种场合结识了她的意中人。可是爱情也象月亮有阴晴圆缺,她和恋人一度欢会之后,便失去了相见的机会,因而在深切思念中,不免搀杂进了幽怨,不满之情。 本诗前二章采用重章互足法,突出她爱而不见的复杂心情。“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两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衿”:衣领。古代男学生衣服都用青色衣领。“佩”:这里指玉佩的丝带。《毛传》说“士佩瓀珉(似玉的美石)而青绶(系玉的丝带)”。可见她的心上人,原来是个读书人。尽管我们很难判断她的痴情是否含有爱慕对方才学的成分,但可以肯定,既然对方的衣饰已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那么她对恋人爱得多深,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后语气一转,是因为望断秋水,不见自己的至爱的踪影,而且音信杳然,怎不叫人烦忧?所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埋怨:即使我没有去找你,难道你就不会自己来,或者捎个信儿来?这种心情和近代民歌“世间只有船靠岸,何曾见过岸靠船”大体相同,是爱与怨的交响。 正因为怨与爱交织交融,所以她在埋怨之后,又着重倾诉刻骨相思之情。“挑达”,走来走去,徘徊不定。这个典型动作,反映她在“城阙”回想起昔日的欢会,更显得今日的孤寂,因而越等越心烦意乱,十分难过,觉得一天没见,就象三月那么长!当然,“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和《王风・采葛》所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都是夸张的说法,不过这种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反差,更能反映她的思念多么深挚、迫切,所以夸而不诞、饰而不诬,比平铺直述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除此之外,《诗经》中还有不少咏叹恋爱婚姻题材的诗歌。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国风》中这类诗歌最多,《小雅》中也有一小部分。人类恋爱婚姻中的生活情感在这些诗中得到多方面的抒发。
上一篇:什么叫没文化?文化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