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求最佳方案?
资产,家庭,的钱如何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求最佳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除去家庭开支之后剩余的钱,可以用于以下投资
1.20%,长期投资股票,或者基金
2.20% ,存入银行,保本
3.30%,买保险或者养老保险
4.30%,购买房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想法上来说,可以分为四类:即1.要花的钱~短期消费,主要是3-8个月的生活费,涉及到吃饭、穿衣、出行等;2.保命的钱~意外重疾保障,专款专用,主要涉及医疗、重大疾病、车祸等;3.生钱的钱~主要是投资股票、基金、房地产等,目的是为家庭创造收益;4.保本升值的钱~主要投资信托、债券等,保本升值的目的是为了养老和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手头有一百万不用的闲钱,可以拿出50万元去买大型银行的保本理财或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收益能达到4.1%—4.5%左右,这部分钱能基本能够抵抗通过膨胀(以官方公布的CPI为参考)。考虑再拿出20万元投资指数基金,例如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这部分钱应该是你未来5-10年用不到的钱,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可以坐享我国未来几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红利。身下的30万留出一部分应急资金,应急资金一般是3-6个月的家庭生活费,应对老人生病、孩子结婚等紧急情况的发生。剩下的钱可以考虑给家庭买一些健康险和重疾险,提升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你觉得怎么样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庭资产配置分几部分,希望能帮到你
一、要花的钱(占比10%)
这部分钱的特点是随时要用,这部分钱也很好解决,直接放余额宝或者微信的零钱通。很多人在问西西,要不要把随时要用的钱放在P2P的活期理财里面。为什么,因为余额宝的收益才2.5%左右,而这些平台活期利息都能做到5%左右。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有下面理由
这部分钱金额不大,即使多一些收益也多不了多少钱;
这些钱的本质是随用随取,虽然有些P2P也能做到,但是风险太大万一平台跑路,你这3-6个月可以不吃不喝吗;
所以,既然是随用随取,就不要再纠结一点点收益。有的人存银行少一些收益觉得没什么,但是买货币基金、买指数基金赚得比别人少觉得亏了。这个心理的落差感,少赚不是亏,我们要考虑风险、流动性、收益三者兼顾。所以不用纠结再去找收益多一点点的货币基金,我觉得这部分钱,方便和安全性是最重要的。所以支付宝、零钱通就好。
二、保值增值的钱(20%)
这部分钱就是用来养老的,也就是首先考虑的是风险,其次才是收益。所以这部分钱的预期收益一般在6%-8%,只要能够稳稳就行。可以配置一些债券类基金、信托、互联网类金融理财产品。
这里有一个法则,因为每个年龄段的人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配置比例,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调整。比如一个年轻的30小伙子,可以配置30%左右的保值增值的钱。比如一个60岁的人了,就可以配置60%的保值增值的钱。也就是岁数越大,风险承受能力越小,所以应该配置更多的保本型收益的资产。
三、生钱的钱(30%)
相对于保值增值的钱,生钱的钱就需要配置更加激进。比如买股票、做指数基金定投、房产等。像西西平时说最多的也就是这部分的内容。因为随时要用的钱放余额宝,保本型收益率类资产放债券基金,这没太多内容,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买了傻傻的持有就可以。但是股票、指数基金定投就不一样了,你的投资体系不完善就很容易赚不到钱,反而会亏钱。
债券类的占比和股权类的占比,通常需要做股债平衡。比如,最傻的就是格雷厄姆提出的“50-50”法则。就是每年或每个季度把这两部分资产做一次平衡。如果股票涨了,就卖出一部分股票买入债券,使得股权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的比例为50:50;如果股票跌了,就卖出一部分的债券买入股票,使得股权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的比例为50:50。这个方法可以变相实现低买高卖。
低买高卖,看似很简单,但是在股票市场大家其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按照保障-保值-增值这样的先后顺序来配置我们的家庭资产。在确保大部分资金能够保值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拿出10%的资金来进行增值。这部分资金可以拿来购买股票、股票型基金、黄金等高风险产品,这些产品收益高但风险也高,所以我不建议用大比例的资金来购买这一类产品。
上一篇:出色的眼霜都有哪些,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