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野田黄雀行》是何人作的诗,什么含义?
黄雀,曹植,罗网《野田黄雀行》是何人作的诗,什么含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野田黄雀行》是何人作的诗,什么含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野田黄雀行》,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的诗作。其诗如下: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子,曾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三国时期的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为"三曹”。
曹植的诗作多取材于动乱的现实生活,或气势雄伟,或慷慨悲壮,风格遒劲,骨气奇高,是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世人所熟知的是曹植的七步诗(即"煮豆燃豆萁…")而此《野田黄雀行》,乃乐府《瑟调曲》名,古辞亡,晋乐所奏系曹植所作。其首句为"置酒高殿上“,前段描写宴会,后段则感慨于盛时之不再来。
南朝陈正见有《置酒高殿上》一诗,即用其意。然据《文选》,曹植的这首诗实为《箜篌引》,诗文如下: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此诗句,写黄雀自投罗网,为一少年仗剑所救,这个仅是诗句的表意。
其实,因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借故杀了谋士杨修(杨修,实为曹植的亲信),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的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慨,但仅能写诗达意,深沉地表现了自己深陷罗网的怨愤和无奈、苦闷的心情。最终,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郁郁死于壮年之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这首诗是曹植所作。曹丕登位后,凡与曹植亲近的人都受迫害。本篇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喻,抒写朋友遇难而自己无力挽救的心情。"少年"以下几句是作者设想有权力的人能来加以援救。
诗的首两句 ,狂风刮过树木,扬起海波,比喻环境之险恶。三,四句说自己无权却有很多朋友。五,六句说黄雀见到鹞子失魂落魄,自投罗网。七,八句说设罗捕雀的人捕到黄雀高兴了,一位少年见此心生悲悯,拔剑除掉了罗网。最后三句说黄雀得救飞走,飞到天空又下来感谢那位少年。
我们通过这首诗了解了曹植那个时期的处境和想法.也知道了他的心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阿蛮来回答。谢谢。
这是曹植的作品。全诗如下: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1、需要先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根据《曹植集校注》里所引用的注释,我们知道,当时有个人,叫丁仪,这个人很有才气。他一心想娶曹操的女儿,曹植呢也很欣赏丁仪。但是后来我们都知道,当上王位的,是曹丕,不是曹植。曹丕即位后,就要修理丁仪(主要还是杀鸡儆猴,吓唬曹植的)。尽管中途有人求情,但是最后丁仪还是被曹丕给杀了。曹植看着朋友被杀,自己却无能为力,因此写了这首诗来抒发心中的愤慨之情。
也就是说,这首诗里有“比兴”。比兴是我们文学创作中经常用的写作手法,就是有些话不好直接说,作者就借用某个具体的事物,来抒发内心情意。
2、全诗简释
下面我简单串讲一下这首诗的字面意思。
前面四句,写大的环境。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就是典型的比兴写法,先说其他的事情,为后面要说的事情进行铺垫。树太高,就容易招来大风摧残。大风一起,海浪就汹涌澎湃。这是比喻大的环境是非常残酷恶劣的。环境这么恶劣,自己又无能为力,所以就感慨说: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自己手中没有利剑,没办法保护朋友的周全,那么,朋友再多又有何用?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是非常愤慨的情绪。我们平日里不是说,出门靠朋友嘛,不是说朋友多了好走路嘛,但是曹植说,不是这样。朋友再多也没用,因为环境如此恶劣,连自己都顾不得周全,更别说朋友了。
后面的句子为第二小段: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黄雀是小鸟,没能力也没心机,它们就想吃点小零食罢了,可是人们呢,却布置了罗网,还放出了老鹰要来抓黄雀。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那些抓到黄雀的人,自然很高兴;可是有一位少年,看到黄雀被抓,却感到了悲伤愤慨!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这位少年就拔出宝剑,割破了罗网,把黄雀放走了。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黄雀得救了,非常高兴。它们飞上了天,又飞了下来感谢这位少年。
整首诗的意思就是这样,除了前面四句用了比兴手法来写较为含蓄之外,后面第二小段,其实很容易理解。
我们结合前面说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就能理解曹植的心中是多么愤怒又无奈。现实中,他面对朋友遇难而无能为力,很无助;所以只能通过写诗,来救助一只小小的黄雀以表达自己的反抗和斗争精神——尽管这是一件虚幻的事情。尽管我们后人读着觉得很可悲。但是曹植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是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