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黄琪翔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农工民主党黄琪翔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黄琪翔(1898年9月2日-1970年12月10日),字御行,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委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北伐、抗战时名将。
1931年起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领导人。抗战时先后任集团军司令、远征军副总司令,获授青天白日勋章。战后第三党改成为“中国农工民主党”,曾担任秘书长、副主席。1949年回北京参加政协,任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7年鸣放时公开批评苏联,反右开始即被划为右派。文革时再受人身冲击。1970年12月10日凌晨因心肌梗塞病逝于北京,终年72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物简介
黄琪翔(1898年~1970年),字御行,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著名爱国将领,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
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曾留学德国。
1922年大革命时期回广东追随孙中山,历任粤军团长、师长、第四军军长。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30年参加邓演达创办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3年11月,参加“福建事变”,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委员、军委会委员、参谋团主任。失败后由香港移居德国,后回国任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总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1集团军,第22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国抗日远征军副司令长官等职。指挥部队参与了淞沪会战、枣宜会战、滇西缅北战役等重大战役。抗战胜利后任驻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
1948年赴香港脱离国民党,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等职。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
1970年12月10日凌晨因心肌梗塞病逝于北京,终年七十二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80年平反昭雪。
著有《军事演讲集》。
生平述要
黄琪翔童年在村塾就学。
1910年,进其族叔黄钧选创办的梅县务本中学读书,后到广州进优级师范附中求学。
从1912年起,黄琪翔先后在广东陆军小学、湖北第三陆军中学、保定入伍生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第六期学习,由于聪颖过人,成绩优异,为师友所期许。
1919年,黄琪翔于保定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北洋边防军第一师炮兵团第三营任排长。
1920年调回保定军校任炮兵队队长,陈诚是他队上的学生。
由于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黄琪翔于1922年辞去保定军校职务,回到广东参加革命。黄到广州时,正值孙中山率师北伐,他在粤军第一师司令部后方办事处任少校参谋。同年6月,黄应第一团辎重营营长张发奎之邀,任该营副营长。从此,黄与张共事至1927年底,离开广东为止。
1924年1月,国民党改组后,黄加入国民党。次年,黄琪翔任粤军第一师第一旅第一团第三营营长,参加了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接着,参加了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之役。战后,第一团扩编为独立旅(旅长张发奎),黄琪翔升任该旅第二团团长。同年8月,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随后独立旅扩编为第十二师(师长陈可钰、副师长张发奎),黄任该师第三十六团团长。10月,黄又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的第二次东征,在讨伐南路的邓本殷之役,一直打到琼崖。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举行北伐。黄琪翔随第四军第十二师进入湖南、湖北和江西、河南,在平江、汀泗桥、马回岭、上蔡、临颖等重要战役中,都建立了功劳,成为北伐著名的战将之一。
第四军于8月中旬经醴陵、浏阳到达平江。8月19日拂晓,平江之役正式打响。黄琪翔率三十六团在当地农民指引下,避开敌人坚固要点,从右冀迂回钻隙跨过汨罗江进入平江东北的山西坑。该地地形险恶,只有当地农民上山采樵的小径。敌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北伐军会从那里进攻,没有派兵防守。三十六团出敌不意,攻敌不备,轻取北门,歼灭了驻守北门的敌兵。黄乘胜率部直捣敌军司令部时,敌司令陆�反颐β饰蓝影儆嗳颂尤肴�间比较坚固的房屋顽抗,激战数小时未能攻下。黄不顾孤军作战,以一部包围敌司令部,指挥余部竭力向右延伸,以分散敌军势力,截断敌人。向西北退逃之路,力图全歼敌军。这时,第三十五团和独立团得知三十六团已进城内,立即发起猛攻,敌阵混乱,纷纷溃逃。敌司令部久攻不下,黄琪翔为避免攻坚而致伤亡过大,下令举火焚烧。顿时火光冲天,杀声四起。三十六团穿墙凿壁逐层进攻,致敌无路可逃,终于举起白旗投降,俘虏敌参谋长以下官兵约百余人,敌司令陆�纷陨北忻�。
第四军攻克平江后,日夜兼程挺进,于3月26日到达汀泗桥南。在攻打汀泗桥战役中,黄琪翔以偷袭战术攻敌侧背,再立奇功。该日昏,副军长陈可钰和各师、团长亲临前线侦察地形。大家见汀泗桥敌防守兵力雄厚,地形险要,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在讨论打法时,意见不一,黄琪翔建议以所部三十六团为前锋,于当晚开赴桥之上游,强渡北岸,迂回桥北,夺取敌最高峰阵地,次晨桥南部队发起正面攻击,桥北部队配合作战,当可一举成功。黄陈述意见后,大家都表示赞成,苏联顾问尼基金称此为奇谋胜算。当夜,黄琪翔令侦探队长梁秉枢率六十余人首先渡河,第三营和第一营跟进。黄并命令遇少数敌人时只用刺刀,未到达最高峰敌阵地之前,不许放枪。时敌军在最高峰阵地上设防,山腹地区兵力较少,黄部乘夜摸索前进,秘密接近敌人,未经过激烈战斗就夺取了四个山峰。迨接近敌最高峰阵地时,黄琪翔下令发起冲击,忽然间枪声大作,杀声四起,敌乱成一团,纷纷溃退。在拂晓前,三十六团即攻占了最高峰敌阵。此时,独立团、三十五团及第十师亦发起猛攻,敌遂全面崩溃,大部为第四军截断退路,包围缴械。著名的汀泗桥战役不到一天就胜利结束了。
汀泗桥战役后,黄琪翔因功升为少将团长(北伐军中获少将衔的团长唯叶挺,黄琪翔二人)。之后,黄率部参加了贺胜桥之役和围攻武昌之役。
9月,蒋介石在江西被孙传芳打败,第十二师奉命入赣援助。11月2日拂晓,黄琪翔又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率第三十六团突破德安车站以南敌阵,即沿铁路南进,向逃亡敌人追击,全歼孙传芳部谢鸿勋师。尔后又协同第七军夹击德安城之敌。中途遇敌据高地抵抗,黄以一部由乌石铺渡河,攻击敌右侧背。守敌害怕被包围,纷纷溃退。黄当即率部一举攻占德安车站。这时,马回岭战况激烈,黄率部星夜兼程北进,增援第三十五团进攻马回岭车站附近的孤山。他以主力攻击西南端,以第二营抄袭北端,血战,至晨,占领孤山主峰阵地。敌全线开始动摇,黄率部乘势沿着山脊猛冲,配合第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五团将敌围歼,敌大部分被缴械,旋即攻占马回岭。当第四军进攻马回岭时,孙传芳率部向德安城反攻。攻占马回岭后,黄琪翔即率三十六团驰援第七军,沿南浔铁路西侧南进,到达八里铺附近占领阵地,并配合第七军和第十师发起逆袭,挫败反攻之敌,粉碎孙部的反攻企图。随后,第四军即回师武汉,进行整编,第十二师扩编为第四军,张发奎升任军长,黄琪翔升任该军第十二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