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贾亦斌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中国国民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委员会贾亦斌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贾亦斌越接近国民党政权的核心,就越了解四大家族的黑暗内幕,也就越感到失望和痛恨。而且看到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蒋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蒋管区民众反抗运动风起云涌,国民党政权内外交困,已呈现出土崩瓦解之势。在这一历史关头,个人何去何从,贾亦斌的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初他想尽快脱离蒋政权,解甲归田,退隐山林,但很快发现遍地战火,无处安身,退隐之念纯属幻想。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继续追随蒋氏父子,最后做蒋家王朝的殉葬品,这是死路一条;一是弃旧图新,反戈一击,投向人民的怀抱。 贾亦斌通过段伯宇与上海地下党联系,并在党的领导下,为发动蒋武装起义积极作准备。他和段伯宇、宋健人、林勉新等陆大同学,曾密谋在南京发动“第二次西安事变”,逮捕蒋介石等国民党要人,将其送往解放区,因条件不成熟被段伯宇劝阻。蒋氏父子对他产生怀疑,特将他召到奉化溪口进行“考察”时,贾亦斌又曾动念为早日结束内战,欲像荆柯刺秦王那样,用手枪击毙蒋介石,然后自杀,以谢天下,继想到上海地下党领导所说“无产阶级革命不搞暗杀”而终止。1949年4月7日,为策应人民解放军渡江,在中共上海局领导下,贾亦斌率领预干总队在浙江嘉兴举行武装起义,在沪、宁、杭敌人心脏地区打响了起义的枪声。起义后,迭遭敌军围追堵截,激战多日,身负种伤,历尽艰险,终于在当地群众和游击队救护下,被送往游击区,继随解放军进入上海。从此获得了新生。
贾亦斌 - 人物评价
1937年11月5日,日军又一增援部队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上海后方失守,中国抗日军被迫全线撤退。贾亦斌受命掩护大部队撤退,最后战至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高龄的贾亦斌依然身体安康。他总结自己一生做了四件事,上半生是八年抗战和反对内战;下半生是政协工作和对台工作。在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贾亦斌曾写过一幅对联。上联是:醒狮怒吼,谁敢鲸吞蚕食;下联是:散沙凝结,哪怕豆剖瓜分。他现在最大心愿就是人民幸福、国家统一。
淞沪抗战历时三个月,打破了日军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共歼灭日军4万多人,中国抗日军也付出伤亡30多万将士的惨重代价。由于在淞沪抗战中的英勇表现,贾亦斌后来被升任中校团长,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屡立战功。1941年又升任73军77师少将参谋长,参加了鄂西战役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抗战胜利后,贾亦斌担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代局长,成为蒋经国信任的副手。1949年4月,因为反对内战,贾亦斌率手下青年军4000多人在浙江嘉兴起义,给国民党反动当局以沉重打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