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的人脾气火爆有的人平易近人,那么一个人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人格,面具,自我有的人脾气火爆有的人平易近人,那么一个人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的人脾气火爆有的人平易近人,那么一个人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这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回答可能有点枯燥无味,但是它是知识,请务必耐心阅读完。
世界是个舞台,男男女女都只不过是个演员。
-莎士比亚
人格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面具(mask)词义,它的意思是人既具有像面具一般的外在表象特征,又具有面具背后内在的真实自我特征。它的背后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演员因为脸部有缺陷而用面具来遮掩,之后演员们慢慢接受了这种表达方式。最初,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演员通过戴面具来强调他们所表演的角色和自己是有区别的。后来,在舞台上的演员所表现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相称,面具规定或限制了演员的行为,演员依据角色需要所画的脸谱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观众从演员的面具上就可以知道他所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面具代表了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这和中国的川剧变脸有异曲同工之处:红脸代表忠臣,白脸代表奸佞之臣等。
那么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格早已不是面具那么简单的定义了。当今人格的概念是在十八世纪才出现的,它的内涵也有了多样的扩展。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格,并不只是一个人戴了某个面具后的角色,还包括他卸下面具后的本来面目。
心理学中的人格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人在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下而做出的反应,即展现出来的公众形象,表现出一个人的外在品质、另一方面是指一个人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展现的内在的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它是人格的内在特征。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蕴蓄其中,形诸之外”。
关于人格的理论有许多,许多心理学大师都有他们独特的观点,我比较支持的是人本主义理论,因为它强调人自己的天赋,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人发挥自己的潜能,为我们带来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大师有罗杰斯和马斯洛,这里为大家简要介绍介绍他们的理论。
人格结构
一、自我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那些与自己有关并能被个体意识到的经验。个体所做的事情,都会以自我为出发点。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衣服今天很漂亮,就会找机会在人前显露一下,如果认为自己的形象气质比较差,就会尽量在外避免抛头露面。
二、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个体自己所希望能够具有的特征,是个体认为重要和有价值的品质。可以是生理、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众多方面的,是个体一直追求的发展目标。
人格动力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①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和有机体生存、繁衍有关的需要,是人和动物都会具有的。比如食物、睡眠、水等,这些需要在人的需要中是最基本的、最强烈的,对人的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具有保护自我和种族的意义。试想一下:人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还会悠闲的听歌看书吗?不会的,他只会不顾尊严地抢夺食物。
②安全需要
一旦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安全需要就会出现,人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不会考虑食物质量的问题,但是在衣食不愁的状态下,人们就会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安全需要是指生命对于稳定、秩序、法律、受保护的需要等,当未来不可预测时,人们的这种需要会更加强烈。例如:在经历危机下人们的消费会减少,灾难后会出现抢盐行为等。
③爱与归属的需要
当前两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爱与归属的需要就会出现,一个人渴望在生活或职场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能给予别人爱并获得爱,希望被组织接纳,渴望归属于某个团体,这是人们对友情、信任、爱情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被他人尊重两个方面。自尊的需要包括对自己有力量、有信心、要求独立自由的渴望;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是指希望别人承认我们是有能力和价值的,包括有地位、有威望等,能够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前面所有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开始思考人生价值,我想要什么?我的生活方向是什么?我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指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需要,是促使潜能得到开发利用的需要,这种趋势促使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其目的是扩展经验,充实生命。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会完成与自身能力相符合的事情,在奋斗的艰苦历程中,人们会感受到最大的快乐。
感谢阅读,我们一直走在致力于用心理学知识为大家服务的路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格心理学里,研究中谈得比较多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性格。"本我"是我们讲一个人的性格,他是指自己"原来的我"的性格,所以"性格"的研究中,得的结论是性格是天生的,而后来后天通过修炼形成的"现在的自己",其实是"个性"。
一个人身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愦;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然而,促成"人格"的形成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比如一个人的经历、接受的教育、家庭背景、社会、文化、价值观、遗传等。性格只是我们了解自己"人格"的一方面,所以成长、学习是必要的,我们要不断地了解、认识、开发自己,不断地自我成长,自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己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与个生俱来的天分,去走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上一篇:小鸡可以吃红萝卜吗,注意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