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狮子和羚羊在草原上维持相对稳定数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羚羊,狮子,数量你认为狮子和羚羊在草原上维持相对稳定数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上这三点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狮子数量的膨胀,再加上狮子的平均寿命在15岁左右,新老更替的节奏较快,所以就造成了狮子的数量相对稳定。也就是说,狮子的数量是靠环境和自己来制约的。
(被非洲水牛顶飞的狮子)
02 羚羊的数量稳定
羚羊作为第一级的消费者(参考食物链等级划分),除了草以外,它没有对付其他动物的能力。所以,食肉动物的捕猎就大大的制约它们的数量。其次,非洲有60多种羚羊,它们体型各异,但是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年仅生一次幼崽,而且幼崽仅有一只。并且在长达半年的哺乳期内,雌性羚羊是不会与任何雄性交配的。
再有就是,羚羊与狮子有着一个共同的习性,那就是雄性的小羚羊在2岁以后也是要被驱逐出羚羊群自己生存,重新寻找新族群的。成群尚且被捕杀,更不用说落单的。但是,在非洲的食肉动物它们对食物的选择有着多样性,也就是说食肉动物不会只捕杀羚羊,这也是羚羊数量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
因此,羚羊的数量是由食肉动物和自身(繁殖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控制的。
总结
狮子和羚羊数量的相对平衡与它们自身有着很大的关系,繁殖能力、生存能力等等都是控制数量的因素,再加上狮子的生存环境远比羚羊要恶劣(同类相残、极低的生育频率、较低的幼崽存活率),所以狮子的数量始终是要比羚羊少的。而且羚羊只是食草动物的一种,而食肉动物对猎物的选择性较广。
因此,羚羊和狮子的数量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小贴士:群居动物会驱赶亚成年后的雄性幼崽主要原因就是避免近亲繁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它的核心是生态平衡。
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键在于:上级食物链获取的数量要小于等于下级食物链再生的数量。自然发展出了最为神奇的控制机制:各级食物链都有效地控制了消费欲望!以狮子与牛羚的关系为例,狮子抓住牛羚,吃饱了就休息,狮子不会无节制地捕杀牛羚,就为牛羚休养生息赢得了时间。
但是,人类的出现和发展破坏了这一规则,人类的思维颠覆了自然的法则:今天的人类在贪婪本性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是,今天要吃饱,明天要吃好,子子孙孙都要吃饱吃好!假如狮子形成这样的思维,那狮子就会不停地猎杀牛羚,牛羚就会失去休养生息的机会,生态平衡就会打破,最终狮子也难逃灭亡!
这个命题带给人类的启示就是:人类如何认识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以狮子与牛羚的关系中可得出结论,人类在一定的周期(比如一年)内,消耗的资源总量要小于等于自然可再生的总量,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但是,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类对物质拥有的贪婪欲望,资源消耗呈几何级数增长,所以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空前的破坏,严重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
人类再不醒悟,将可能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编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狮子和羚羊彼此消涨是自然法则。一,保持生态平衡。二,提升羚羊自身均衡健康繁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主要是需要围绕着生态系统,食物链以及自然平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自然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我们可以将他们 单独提出来进行说明,关于生物链的知识是草---羚羊--狮子,当羚羊数量开始增长时,势必会有老弱病残孕等存在,食物链上游的狮子会对其进行捕食,当捕食达到一定程度时,羚羊数量达到一个最小值,而这个最小值是狮子最不容易捕获的,而此时,狮子种群内部也会因为饥饿等开始数量的减少,这个数量的减少又会导致羚羊数量的增加,长久来看,二者数量会达到一种平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态平衡,不平衡的早就被吃灭绝了,或者饿灭绝了,剩下来的就是适应了大自然生物链的存在。适者生存而已
上一篇:儿童貂皮大衣多少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