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良春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中医,先生,中医药朱良春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中医同人知道朱良春先生,都是因为他写的《虫类药运用经验》。的确,在虫类药的应用上,朱良春先生是有开拓性贡献的。虽然古人早就认识了虫类药,也有运用虫类药的不少经验方剂。但是,没有系统地加以研究,也没有细致地去一味一味地在临床上验证,大多停留在古人传说的阶段。朱良春先生不仅系统地搜集了古人的记载,而且一味一味地加以验证,取得经验之后再发表出来,提供给全国的中医同道。很多人,在文革之前就通过朱良春先生的文章,认识了虫类药的重要性,带动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朱良春先生对于肝硬化的治疗,善于使用虫类药;对于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也善于使用虫类药;类风湿关节炎号称“不死的癌症”,朱良春先生称其为“顽痹”,治疗的难度很大,他以虫类药加入祛风湿、补肝肾的药物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顽痹”的控制和治愈,开辟了新的道路。 与此相关的科研课题不断升级,1987年朱良春先生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合作研究的“顽痹(类风关)从肾论治”课题,从理论上阐明了用补肾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首届国际博览会银奖;1989年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的“朱良春主任医师痹证诊疗软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991年应新加坡政府邀请,进行演示交流,被多家医院使用;1989年根据朱良春名老中医的经验方研制的“益肾蠲痹丸”获国家新药证书,转让江苏和广东两家药厂生产,获国家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该药的研制成功,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成为国家中医管理局“八五”科技成果推广用药和中国中西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推荐用药并进入全国医保用药。
朱良春 - 影响力创造朱良春现象
当代中医界很多人都知道“朱良春现象”,这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史载祥教授提出来的。他曾经跟随朱良春先生工作多年,目睹朱老不凡的学术成就,深有体会地说:“朱良春先生在中医学术领域中的大家风范,博采百家,自成系统,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平生所处,偏于东南一隅,当今中医居地区一级,而影响及于全国者,朱老一人而已。超越区位强势,独树一帜,声誉遍及国内外,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 既然是现象,就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为中医同道提供参考,也可以深入挖掘形成现象的原因,总结规律,推动中医事业发展。我想,这就是史载祥教授提出“朱良春现象”的良苦用心,而不是要把这种提法当作个人崇拜。
朱良春 - 评价
卫生部高强部长在贺信中高度评价了朱良春先生一手创办的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的成立,称此举对“继承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认为这对于传承朱良春先生的学术理论、临床经验和医德医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并希望该院“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声誉,不断造福人民群众”。 佘靖副部长在题词中写道:“良医悬壶七十载,仁术惠泽万家春”。 朱良春先生一手创办的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的建立,为更好地满足海内外患者的需求,落实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提供了一个范例。
朱良春 - 重要荣誉
2003年7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2003年7月16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聘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委员会专家。 2003年9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特别专项"专家顾问。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马戎个人简历(资料简介及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