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今的“年味”去哪了?
现在,都是,都在如今的“年味”去哪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临近过年还有半月的时候就已经听见街上的鞭炮声了,那就是过年前的预兆,这就是小孩子心里的年味儿。但是,现在过年连放鞭炮都管制,卖鞭炮的也只有官方有限的渠道,年味儿降了很多。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很多年轻人被手机、平板控制了,一天大部分时间耗在上面,这些内容节目大都和过年没多少关系,因此,无论是参与度还是注意力都没有过去的年味了。有的仅仅是春节这个时间节点还在提醒我们过年了。
年味儿越来越淡,人心越来越难被过年凝聚在一起,参与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或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一代人有一代人对过年的理解,他们对年味的感觉也与众不同,也没有必要纠结这个问题,经历过才是美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或许在以前的记忆里吧,记得那时大年三十奶奶给我发了十多块钱的红包,我高兴的手舞足蹈去找隔壁小伙伴们买爆竹放,又买了很多小零食,我很高兴。 又是过去了很久,或许,是几年吧,奶奶过八十大寿,亲人都全部回来了,每个长辈都给我发了一百的红包,那时我欢呼雀跃,想一想,有了这么多钱该干嘛,后来妈妈叫我给一些给她保管,我给了一半给她,我喜逐颜开的去找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后面传来妈妈和奶奶的声音说“别玩太久,早点回家”,我“嗯”了一声,随后和小伙伴买了玩具,爆竹,很多很多好吃的,我高兴的对小伙伴说到“这一年,超级特别开心,我的家人都回来了,哈哈”,这一年我很开心。
又过了不知多久 或许是几年吧。
这一年很多亲人都没回家,爸爸妈妈给了我几百块钱的红包,而我却待在家里看春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直追欧美,但过快的物质质量提高导致人们的精神文化相对滞后,这就让很多人感慨,如今过年缺少了过去的期待感,也缺少了过去的氛围。
这就不得不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物质生活条件
据我对近年经济发展调查,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开始有了质的改变。过去,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过春节都在老家过,亲戚邻里之间经常出现互赠菜品的方式来完善自家的新年伙食,甚至一大家子人为了筹备过年那几天的伙食要提前一两个月开始囤积年货,上到老人,下到孩童,平时舍不得吃喝,好吃好喝一年到头都留着逢年过节才去享用。而不是像如今生活条件都很好了,过年可能懒得在家里做,全家去饭店吃,缺少了家庭的亲切感和趣味性。再加上如今生活质量提高了,想吃什么好吃的随时都可以去饭店吃或者将食材买回来自己在家做。这是一个物质条件的原因。
二、数字化、金钱化过节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感叹缺少年味的人一般都是从那个有年味的年代走过来的。形容一下过去过年的氛围不亚于新郎官娶媳妇闹洞房。现在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想的是给孩子多少“压岁钱”,给老人多少“尽孝费”。各种场合,各种群体,互相关注的不再是今年过年我们家多么幸福而是送了多少收了多少,数字化,金钱化。
三、电子产品发展致节日方式形式化
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3c产品科技感越来越发达,它们的发展固然有一定的积极层面的意义,但在传统节日传播途径上却流于网络上,譬如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每年看春晚是过年的必备项目,为了增加收视率与趣味性,近年春晚增加了参与全民抢红包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增加了收视率让人们把眼光都投入在新年节目中,却算是以利驱之,本来团圆的节日都忙着抢红包却是缺少了子女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本来应该是热闹的户外活动,近些年却是多了很多像登顶大会等抢答题分红包这类手机软件,很多人宁愿在家里守着手机答题也不愿意受寒风出去活动,这就导致了很多地方大正月街上人却很少,再加上近年国家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放烟花爆竹。安静又人稀的街道显得越发凄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作为家族、家庭相聚的宴会,散发着食物的美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传统社会主要是立春这一天,同一个家族、家庭的所有成员,相聚而且举行宴会,就是过年。过年的味道,就是人情味和食物的美味。过年时候的各种年俗,都在诠释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一家人之间有的在天之涯,有的在地之角,“相见时难别亦难”,因此,家庭、家族成员全部相聚时的那种人情之美,已经不可再得,所以我们已经很难感受到年味了。
或许有人要说,现在每天吃的比过去过年的时候吃的还要好呢,等于天天都在过年,真到了过年这一天反而感觉不到什么年味了。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这里,我不去讨论。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过年的时候,只要是一家人全部地相聚在一起,无论吃什么,都品尝到浓厚的年味,反之,如果一家人没有相聚,即便吃得再好,也吃不出年味。
上一篇:学厨师技术哪里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