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青春叛逆期,我告诉孩子你这不是叛逆,只是你的想法独特没有被大众认可,对吗?你怎么看?
孩子,叛逆,父母孩子青春叛逆期,我告诉孩子你这不是叛逆,只是你的想法独特没有被大众认可,对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青春叛逆期,我告诉孩子你这不是叛逆,只是你的想法独特没有被大众认可,对吗?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不良的管教方法。家和万事兴,夫妻恩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孩子出现叛逆,问题就出在父母身上,作为父母,多给自己找找原因,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教育是身教大于言传,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位家长好。在孩子初三的时候,碰到孩子叛逆期,应该很辛苦吧。是不是常常觉得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情会毫无理由的出现急不择言的情况,又或者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等等,面对孩子一身的无力感的情况呢?
其实,你不用这么紧张,也不用这么担心。青春叛逆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段历程。而且大部分孩子过了青春期后都会回归正常,健康成长。 虽然如此,作为父母的你,肯定在孩子经历叛逆期时,肯定还是希望能够和孩子好好相处,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过程的。
青春叛逆期
我们先从青春叛逆期的相关知识说起吧。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为孩子提供有力的帮助,你说是不是?
首先,什么是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随着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的一种心理的过渡期。
其次,叛逆期产生的原因 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而同时又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更愿意以成人自居的心理,导致叛逆心理的出现。
再次,叛逆期发生群体 一般出现在14岁左右的年龄,特别是那些父母说教比较多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叛逆言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特别是男生中,更容易出现叛逆行为。
还有,叛逆期的表现 为了向大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希望表现自己,因而不再对父母或者老师言听计从,相反地开始不计后果地反对父母或者老师的说法,不再听从父母的意见,性格上容易偏执,钻牛角尖。而且容易和父母、老师及周边的长者起争执、发生争吵。相反地同年龄段的人在一起相对地更容易相处。
那么,作为父母来讲,我们应该如何做比较好呢?
第一、 改变心态,控制情绪,学会冷处理
叛逆期的孩子,不但身体上发生急剧变化,精神上也面临着自我意识形成、增强的阶段。孩子想去独立看世界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本身又是第一次脱离父母和长者,心里缺乏自信,充满不安。这个时候的父母如果不及时改变心态,还像以前一样喋喋不休地说教的话,你可以想象的到,孩子会还给你的温顺的态度吗?肯定是炸了的。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愉快的。所以,作为父母来讲,最好是选择冷静。毕竟孩子这个阶段他是不能很好控制情绪的,为了孩子的成长,也为了家庭的和睦,作为家长,一个成年人就要在恰当的时候控制好情绪,对孩子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要追着不放,可以尝试着选择性忽视。待孩子情绪冷静后,或者高兴的时候,或者愿意听你讲的时候,再告知他对错比较好。
第二、 学会理解,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孩子的好朋友和后盾
孩子发生叛逆期的时候,差不多都在初中阶段。而这个阶段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结束,虽说国家一直大力提倡为学生减负,但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孩子,都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很多学校为了孩子能够考上高中,老师学生的课业是非常沉重的。就拿课后作业来说,我带的很多学生,即使是成绩好的学生,晚上作业都要做到十一二点才能完成,第二天早上,又要在6点,甚至更早的时间就要起床,洗漱、吃饭、上学,早自习,开始一天的繁重学习。这种繁重的生活状态,一天又一天不断持续。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孩子也是很苦,很累。当然家长也很累。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要少一些埋怨,多一份理解。经常性和孩子说一些类似“最近作业挺多哈。”“很累吧。”等等的温馨话语,可能孩子会说你好烦,但是也会让孩子明白你在关心他,懂得他的辛苦,那么孩子才会对父母不会抵触,才会信任父母,有问题、有疑惑的时候才会主动给父母说。只有孩子愿意说出他的问题,愿意和父母交流,我们才能想办法帮助他。你说对不对?
第三、 冷处理不代表放任,事关紧要的问题,要态度严明,表明立场。
刚才第一条说了,当和孩子无法顺利交流,发生冲突时,要选择冷处理。但是这不是说放任。像孩子因为叛逆的问题,对父母或者老师或者其他人,带有攻击性语言或者心理倾向的时候,作为父母来讲,一定要言辞明确地告知他,这样不对,这样做是违法的,绝对不能让孩子心存一丝的幻想。不对就是不对,不对的言行,绝不退步。例如:孩子在学校里因为犯错误被老师批评,因此怀恨在心,不时有咒骂、侮辱老师的言行。作为父母发现后,一定要严肃告知孩子,老师的行为没有错误,你的行为是错误的,更不应该对老师的训诫怀恨在心。像前一段时间刷屏的20年后殴打初中老师的河南人某某,就是因为初中时期被班主任老师教训而一直怀恨在心,在偶遇老师后作出不理智的行为,最终也是受到法律的严惩。
所以,作为父母来讲,对于孩子一些无伤大雅的问题可以选择性忽略,这个并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但是,对于那些事关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事情,则要立场明确的告知孩子,并阻止其行为。
大家好,我是视线在线,为大家解答身边的教育问题。欢迎大家关注留言交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和老爸上山割蜜,带回一窝蜜蜂没有蜂王,用新育的蜂王可以吗?会不会被咬死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