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母系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后来为何又成了父系社会?
氏族,母系,社会母系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后来为何又成了父系社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母系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后来为何又成了父系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母系社会又称女系社会,是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祖先。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
母系社会的形成与以下原因有关。
1、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
2、原始劳动生产主要是采集和狩猎。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有特殊的地位,决定了要以女性为中心。
3、在生活资料有限的原始社会中,氏族成员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女子担任职责比男子的狩猎有更稳定、更可靠的生活来源。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女性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
4、选举。由于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氏族中的议事机构,在决定重大事务时,以氏族年长者妇女意见为主导。
5、管理。妇女是管理住所、保护火种、抚育子女、从事制陶、纺织和缝纫等工作的承担者,这些活动与男子的渔猎生产活动比较起来,既稳定又重要,也奠定了妇女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母系氏族消亡,父系氏族兴起的过程,与农业的成熟过程是同步的。农业成熟以前,采摘与狩猎是人类食物的两大主要来源,前者主要是女性劳动力承担,而后者则以男性劳动力为主。农业比较成熟之后,男性劳动力成为从事农业的主要劳动力,农业又是人类食物的最主要来源,因此,男性与女性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地位发生了转换。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所取代。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跟人类生活方式发展变化、繁衍、男女分工变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原始社会早起人们从事比较简单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女性负担采集、烧烤、制衣以及养育子女等重要任务,女性分工承担的任务属于稳定来源,具有重要意义,男性从事狩猎活动,普遍寿命和健康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当时氏族实行族外婚,母亲带着子女迁移,基本处于无夫无父的状态,男性角色似乎不是那么重要,“有就可以”,所以整个社会以女性为中心。
而随着早期农耕生活的开始,人们逐渐定居,开始建住所,制造不同用途的工具,男性的体力优势凸显,掌握的资源和主动权、话语权更多,而且男性开始注重血缘关系,掌握择偶权,延续子嗣以便继承资源。社会逐渐转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格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