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平水韵同音不同韵,同韵不同音,原因何在?
上声,去声,平声平水韵同音不同韵,同韵不同音,原因何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平水韵是一千年前所编,所列字的一些读音已经发生变化,当然,有些字当时是同一韵部,现在由于读音变了,也就不押韵了。
在平仄上,由于平水韵中的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它们分别进入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当中;进入上声、去声的就是仄声 ,进入一、二声的入声字就需要查平水韵字表。因此,要按照平水韵写一首格律诗是很难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律诗必须按声部音部压韵,相近同音不能通压韵。举例如下:
一、词林第一部:一东,二冬。
二、词林第二部:三江,七阳……等等韵部韵声相同,律诗必须按如一东,二冬,三江,七阳韵声压韵,不得通压。填词同一韵部可以通压。这就是律诗和填词的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音不同韵,同韵不同音。实际就是一句话,比如:晶、京、惊还有很多都属于八庚韵部,不是那么绝对,类似的还有很多。但是我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这么说,因为在律诗或者绝句中,如果全用jing的话,读起来过于单调,没有变化,是不允许的,就是犯了连韵,读来生涩拗口。
示例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暮雨不知溳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刘长卿·七律·使次安陆寄友人 在这首诗的前两句,‘萋’、‘蹊’两个同音字组成了“连韵”。但作者第一句用‘远’字吊口,把“远萋萋”一句做成了“活韵”。从而避免了连韵的伤害。
如果你的文字驾驭能力能够使用到这一步,你所说的同音不同韵,同韵不同音就可以忽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语言是动态的,随着时代发展!古代又没留下有声资料,我认为还应该多提倡中华新韵!平水韵已没有多少人掌握了!再说用普通话读音,有的已不不押韵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太了解音韵学,不知道你说的同音不同韵具体是指哪些字,我猜你说的情况应该是古音(每个时代都会变化)和当今普通话读音不一样。
平水韵是根据唐人的用韵情况来编的,所以得看唐人的发音是不是同音。古代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并不是一一对应普通话一二三四声的。
普通话没有入声,所以像“国”“屋”“急”这种原本属于入声的字,就被派到其他声调去了。但是写诗要押平水韵的话,“国”不能和“多”押韵,“屋”不能和“乌”押韵,“急”也不能和“奇”押韵,因为在古代,它们的声调读音是不一样的。
比如:-m尾韵消失,在普通话中与-n尾韵合二为一。所以尾韵母为-n的字,在古代不一定读-n,还有可能读-m。比如:针-m 真-n,三-m 珊-n。
再比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现在很多人经常在古诗词中把“斜”读成“xia”,是为了押韵而临时改的读音,“斜”在古代不一定读“xia”,但肯定是押韵的,我的方言里读“jia”(夹)。在一些南方方言中还可以看到古音的痕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后人以普通话角度看,对于普通话来说就这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水韵存在的问题也存在于其它的韵书里面,如中华新韵等,不信大家仔细从头到尾看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水韵适合古汉语(与粤语相近)!而当今的现代普通话由于融入大量的胡人腔调,与古汉语相差甚远,所以从现代普通话的角度理解就会出现上述情况,但用粤语理解就绝对没有上述现状!明啦!
上一篇:西藏藏东北区域有念青唐古拉山和唐古拉山,那里有什么小众又好看的风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