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东西”一词的由來是什么,各位能不能说一下?
东西,买东西,一词“东西”一词的由來是什么,各位能不能说一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和西的繁体字,都是带田的,也许不光是田,也是大地。大地上出产的,都是有实物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叫东西。
东西和南北是相对的,最开始其实不是上北下南,而是上南下北,但是不管元极如何颠倒,地球只会在东西方向转,这就像一个离心机,只要转动就会把东西甩出来,所以就会几种在左右方向。
北和南属于水火,气的流动,而东和西,属木和金,人们最早用来交换的东西,都可以敲出声音,而这个声音和东西近似,南北反而与气的发出的声要更像,所以东西就代表物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西这个词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从前人家把东西叫物事。有一天晚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翰林书院,翰林书生因不被赏识,闲得无聊正在打牌赌钱。乾隆很生气,心想你们这些知书达理之人竟然知法犯法,该当何罪!待四人收拾赌具放到一只柳条筐里之后,乾隆进去和他们闲聊。故意问及那柳条筐里是什么。四人十分紧张,一老翰林不慌不忙回答,“是东西”。
乾隆没听说过这词,就问,东西,怎么不叫南北?老翰林说,这可不行,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所以,只能叫东西不能叫南北,南就是火,要烧起来的,北就是水,要漏的。这是五行之道,妇孺皆知。乾隆一听,惊叹不已。回去以后,乾隆召见全体翰林书生,那四个赌钱的翰林一看乾隆就是微服私访者,惊吓不已,连忙下跪,没想到乾隆夸奖了这帮学士,说自己轻慢了国家栋梁之材。宣布“东西”这个词从此可以使用,于是,中国词典里,就有了“东西”一词。
“东西”属金木,不可入口,但宋元以后人们不但买东西,而且吃“东西”此语沿用至今。清代对此说有精到的解释:“民生日用所需俱出于木,而以金易之”,也就是说,百姓的吃穿用都取之草木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不是直接得来,便是用金钱所买,所以“东西”又是食物的代名词。不管它的词源解释正确与否,反正吃“东西”的涵意还是人人可以理解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五行东为木,西为金。南火北水。水和火不能买,只有东西指的是固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来我们用“物事”这个词来指代“东西”的意思,直到明嘉靖年之前,大家还用物事这个词。嘉靖年,商业开始发达,国内交易,以南北货物流通为主,因此,逐渐使用“南北行”来指代,而这个词,至今还有很多地方在用。国际贸易中,则以东洋、西洋两地商品为主,简称为东西洋,那个时候,国外轻工业已经发展,商品物美价廉,非常受欢迎,因此,东西洋这个词使用频率高,逐渐指代所有大类商品,直到简化为“东西”一词,比如,我赶集,“买东西洋”商品,用多了,直接说:我买“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西这个词,古代最初用来指方向,后用来指代全部事物,还有声东击西等成员,主要来源,跟易经中对东西南北的五行属性命名有关联。在五行中,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树木、蔬菜、庄稼等;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等等;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以致被古人忽视。
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 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西一词,由大唐东市,和大唐西市,演变而来。那个时候长安的老板姓买东西都去西市和东市,就是人们说的买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阳古往今来不改变方向,始终走东向西的道路,太阳这个东西就是这么倔强,从早到晚从不改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