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旦宅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上海,红楼梦,画展刘旦宅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旦宅(1931―2011 ),原名浑,又名小粟,号海云生,寓知白堂,汉族,浙江温州人。自幼喜好绘画,1941年便在温州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有“神童”之美誉。1951年到上海,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业画家;1956年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1985年调入上海师范大学,历任教授、美术系主任、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协副主席,温州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美术顾问、杭州西泠书画院画师。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举办个人画展。
主要作品有《曹雪芹生平》(组画)、《琵琶行》、《洛神赋》、《长恨歌》、《九歌图》(组画)等。出版画册《石头记人物画册》、《红楼梦故事图》、《历代诗人画册》、《刘旦宅聊斋百图》、《刘旦宅画集》等,他的作品,为国画艺术建立了一种艺术标准,多为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其中,《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邮票曾获1981年全国邮票最佳奖,次年,被日本《邮趣》评选为中国邮票第一名
1985年获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体育美术展览》荣誉奖。作品有《刘旦宅聊斋百图》、《石头记人物画册》等。
2011年3月2日刘旦宅在上海中山医院因病辞世,享年80岁。
,个人履历
1931年3月1日 生于浙江省温州 1939年―1944年 温州三希小学学习 1941年 三希小学校长王晓梅在温州为他举办“十龄童画展” 1945年―1946年 温州中学学习 1946年―1948年 拜温州徐�侯先生为师,临摹历代名画 1949年―1951年 温州西湖小学教员 1951年―1955年 在上海大中国图书局从事绘画 1955年―1972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绘画创作人员 1956年 兼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1972年―1985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绘画创作 1985年 调入上海师范大学,历任教授、美术系主任、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受聘温州大学兼职教授 1995年 应台湾中央大学、中正大学邀请赴台讲学 1996年 应意中友协、法中友协、海德堡大学、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邀请,赴欧巡回展览并讲学 2011年3月2日 因病逝世成长历程
早年生涯
1931年3月,刘旦宅出生于浙江温州一户贫寒的杂粮店店员家中。他排行老三,乳名叫柏青。六岁时父母不幸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幸运的是刘旦宅有机会接触艺术,绘画给他的苦涩童年带来了快乐。刘旦宅出生之地温州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瓯绣、瓯塑、青田石刻、黄杨木雕等民间工艺久享盛名,刘旦宅的舅父就是一位精于刺绣的老艺人。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是他日后步入绘画殿堂的重要启蒙。
刘旦宅在回忆这段童年经历时说道:“我的童年在苦难中度过,生活灰暗无光。但在回忆的荧光屏幕中,却经常出现一些色彩绚烂、明丽得犹如朝霞的片段,便是小时候用石子代替笔墨画画,没有纸张,有平整的石灰地,很开阔,想画多大就可以画多大,而且还可以画了揩,揩了画。”
尽管刘旦宅自幼便异乎寻常地喜爱绘画,并显示出卓著的才华,但因为贫穷,迟迟没有踏进学校大门的机会。直到八岁时,偶然被热心的三希小学校长王晓梅先生发现,受到赏识,破格免费上学,并得到他多方的教导和接济。这位校长爱好艺术,在绘画方面有一定造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刘旦宅进行了西式的绘画教育,严格督促年仅八九岁的刘旦宅夜以继日地学习透视、素描、写生等基础知识,勤加练习。刘旦宅浸淫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是他日后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及时地受到新式的西方基础绘画教育,则是他思路开阔、形成独特风格的基础。
这位校长为刘旦宅取了“刘小粟”的名字,并在他十岁时为他筹办了“十龄童刘小粟画展”。这是一次轰动温州的盛事,展出了七八十幅作品,有关公、曹操、宋江、李逵等历史和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飞禽走兽、花卉静物的写生。尽管这批作品笔法稍显稚嫩,但造型准确优美,构图大胆奇特,画面场景充满了稚气的夸张,如此大量的作品呈现出这个少年不凡的艺术感悟能力。这次展出为刘旦宅赢得了“神童”的美誉。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第一笔,奠定了一个绚烂基调,在他日后起起落落的人生道路上,刘旦宅不时用绘画书写他人生的亮丽。
画展以后,刘旦宅又有幸得到了徐堇侯老先生的关照。老先生是位名医兼画家,这位老人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在行。他不但悉心指导刘旦宅的绘画,同时还教他习书法、学治印、读诗词,并毫无保留地让刘旦宅观赏、使用他多年收藏的家珍。刘旦宅第一次接触到如此多的古代画本,他如饥似渴,每天潜心摩习。进入青年时期的刘旦宅,除了绘画技艺之外,更在学养内涵、画理传统上得到提升,更加充实了他的才华。
崭露头角
1951年,刘旦宅经人推荐来到上海,为“大中国图书局”(上海教育出版社前身之一)绘制书籍插图和教学挂图,同时从事连环画创作。以后五六年是刘旦宅绘画艺术飞跃发展、日臻成熟的重要阶段。在上海,他有机会接触到历代画家的传世珍品,视野更加开阔,并曾师从时在大中国图书局的顾颉刚先生学习古文,文学素养和其他画外之功同步增进。他在博览广采的基础上,匠心独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人才荟萃的上海崭露头角。
不久,刘旦宅便被吸收加入上海市美协。他的作品《木兰辞画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年画)》、《屈原(连环画)》先后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56年,上海筹备成立中国画院,首批入选的包括潘天寿、傅抱石、丰子恺、吴湖帆等国画名师大家。几十位画师平均年龄约为60岁,而刘旦宅当时年仅26岁,成为画院最年轻的一位画师。这年,他完成了《屈原天问图》。
国庆十周年前夕,刘旦宅应邀赴京为首都新落成的“十大建筑”绘制陈列画。他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绘制了《秦始皇帝像》。196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刘旦宅又应邀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绘制曹雪芹生平组画,从此结下了他与《红楼梦》的姻缘。
历尽磨难
就在刘旦宅艺术日臻成熟的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把他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他先后三次受到过严重冲击,但每次都以惊人的毅力熬过来了,从未放弃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1970年5月,刘旦宅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先是隔离审查了一年一个月;又在监狱里待了一年又三个月;1972年6月,在一千多人的大会上被宣布拘留。在被隔离和入狱期间,他创作了《智取威虎山(连环画)和大量微型的寸余作品,如《横空出世》、《桃花源里可耕田》以及屈原、杜甫、李白的诗赋选页。
出狱后,刘旦宅但创作激情丝毫不减。他用工笔淡彩,画出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画,画出《洛神赋》、《长恨歌》等作品。刘旦宅又一次受到冲击,与丰子恺、刘海粟、程十发被并列为所谓上海“四大黑画”。
淡泊名利
1978年,刘旦宅的冤案得到平反。他的艺术生活进入一个辉煌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他作为上海市友好代表团的美术界代表赴日本访问,接着,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这年,他完成《屈原九歌》册页的创作,在上海举办“刘旦宅画展”,还参加了在香港、日本、美国举办的“中国画展览”。
上一篇:陈寿荣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