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陆游的诗《残梦》首联描述的是往日的经历?还是人生志向?为什么?
陆游,爱国,壮志你觉得陆游的诗《残梦》首联描述的是往日的经历?还是人生志向?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觉得陆游的诗《残梦》首联描述的是往日的经历?还是人生志向?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陆游的《残梦》描写的是人生志向。
纪梦诗是陆游抒发爱国情感和追求理想的特别方式,他之所以用这种表达方式,有其个人原因,更是其所处的时代使然。
陆游生活的南宋王朝腐败无能、不思光复。陆游出生于爱国世家,祖父陆佃和父亲陆宰都是以国家、民族安危为己任的正直官员。陆游从小受家庭熏陶,志向远大,后来又投身爱国名士曾几的门下,再次接受了“抗金”、“雪国耻”思想的教育,这些影响让陆游成长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始终洋溢着澎湃的爱国热情。
但当时的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统治者声色犬马,得过且过。生逢乱世,陆游请缨无路,报国无望,只能用诗歌宣泄一腔孤愤,并以“梦”意象建构他的爱国诗歌。
抗金救国、统一中原是陆游一生的理想与追求,这首《残梦》抒发的正是诗人报国无期,空老林泉的惆怅情怀,这《残梦》,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哀怨的失望之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首《残梦》首联“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描述的是往日的经历!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陆游本身的人生经历,然后再回过头品一品这首《残梦》。
陆游(公元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其生在北宋灭亡之际,自幼就深受家里爱国思想氛围的熏陶。陆游二十岁的时候就立下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高宗时参加考试,受秦桧排斥而不中,仕途不畅。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抗金。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这一年陆游37岁。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公元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的一生可谓郁郁而终,身怀报国的壮志但是却有种报国无门,时不我待的遗憾。所以他的作品沉郁悲凉,又包含爱国热情。
这首《残梦》“少时铁马蹴河冰,老去摧藏百不能.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正是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和当时的现状,也抒发了自己的心情。
PS: “摧藏”,极度伤心的意思。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互关探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