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面对慢慢消失的敦煌壁画,我们能做些什么?
敦煌,莫高窟,壁画面对慢慢消失的敦煌壁画,我们能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面对慢慢消失的敦煌壁画,我们能做些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护和敬仰。敦煌是一个沙漠化严重的城市,风沙摧残着古老的文化财产。面对自然的选择,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化的尊敬而施加维护:比如给壁画安装玻璃保护壁,隔离外界空气,达到一个大型博物院的效果。古老的遗迹维护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靠大家的意识和自觉。普通老百姓能做的也只有呼吁和管好自己的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泛文化写作营# #敦煌壁画# 历史上的敦煌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战略基地,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正因如此,敦煌便成为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敦煌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壁画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象征必须得保护和传承,更因其十分脆弱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大,更需要很好的保护,保护敦煌壁画就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自公元366年,乐樽和尚在莫高窟开凿第一个洞窟至今,难以计数的工匠、画师,将丝绸商旅、舞乐繁华,辅以极富创造力的线条与色彩,凝刻在了穿越时空的历史走廊里。后经历代兴建,加之唐时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盛极一时。遗憾的是,后世朝代更替,至明代莫高窟近乎被世人遗忘。沉寂多年,莫高窟再次吸引世人目光已是清末王道士发现藏经洞。让人痛心的是,王道士的发现并未引起忙于割地赔款的晚清政府的重视,倒是将外国掠夺者带入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斯坦因、伯希和、奥登堡、吉川小一郎等相继用少数银两换取藏经洞珍贵文物,把一箱箱中国的文化瑰宝偷运出境,掠至西方,令有识之士极为愤慨。
历来的政权对敦煌文化的以延续是有价值的,从陈寅恪到余秋雨名人学者也都尽自己的力量去做贡献。
作为我们普通民众,应当做一个敦煌文化的守望者,让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地传承下去,给子孙后代,多留存一点关于先祖的记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用你做什么,人家敦煌研究院对洞窟保护工作做的很好,水平国际一流,把心放在肚子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首先是默默地祝福。然后就是,争取抓紧时间,去敦煌看看。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最为热门的文化旅游景点。记得前几年去敦煌参观的时候,幸亏提前3个月上网订票,才抢到了门票。那天,我按时到了敦煌门口,这才发现,不仅人满为患,而且,排列在门口的大小车辆,也足足有上千辆之多,也可算是车满为患啦。
参观时发现,部分敦煌壁画的风化较为严重,真可以说是在慢慢消失呀。毋庸讳言,观赏、研究和保护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不开放参观的话,对保护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不过,这样一来,对于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和研究者来说,就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啦。
看来,必须在三者之间,拿捏好一个平衡。现时的敦煌研究院,采取限制参观游客人数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每一名预约游客,只能参观10个左右的洞窟,虽然有些不过瘾,不过也算是值回票价,了却了这份心愿啦。
文物是有一定的寿命的,这是自然规律,不由人的意志所转移。不过,在这里还是呼吁一下,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敦煌壁画等文物的保护的投入。最起码,多一些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再加上采取一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敦煌壁画的风化剥蚀,还是有可能的。
另外,壁画的临摹、壁画的清洗、壁画的摄影,甚至整个洞窟的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这些措施,无疑都是“延长”敦煌壁画艺术生命的有效手段。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敦煌壁画会最终消失。但是,它的艺术魅力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说回到我们自己,当然最好是趁着假期,现在就去敦煌看看,至少可以减少一些心中的遗憾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面对奔涌而来的游客,敦煌壁画需要好好保护
文物都是脆弱的,需要大家共同保护。
自然侵蚀引起的墙体脱落、变色、褪色等以及人为划痕、粘贴、烟熏等,包括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损害都会损毁壁画。大量游客在某一时段内集中参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突然增加,壁画所处的小环境温度和湿度上升,也会对脆弱的壁画和彩塑构成严重威胁。
敦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一方面是“一带一路”带来的影响;二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比如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敦煌壁画,方向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因为敦煌壁画本身面临的病害就特别多,十分脆弱,大客流量更加剧了壁画所受到的危害,所以它一直在以一种不可逆的方式消失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