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农村,如何去解决很多光棍问题?
农村,光棍,自己的在农村,如何去解决很多光棍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样解决农村的光棍问题。
我觉得男人变成光棍的原因绝对不只是因为他是农村的这么简单。我是农村的,其实最后真正打光棍的不在乎这几种人,长得丑的,还矮的,还没文化的,还赚不到钱的,还爱嫖赌的。这种人不管放到农村还是城市都会成为结婚困难户。
首先说经济条件吧!作为农村人首先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出生就决定了我们没办法大富大贵,没办法一出生就在城市里面有自己的房子。我们也决定不了自己的身高和外貌,爹妈给的。但是受教育程度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如果真正的要改善农村的光棍问题,那教育就肯定得要抓起来,减免学杂费等等一切费用。大学也稍微降点分入取得,考上二本以上的政府实施奖励政策,真正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这样的话,农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就会提升了。说实话在农村大学毕业还打光棍的,我还真是没见过,多半都是什么初中没毕业,高中没毕业的。
然后就是真的没钱,父母没钱,自己也赚不到钱,然后最后就剩成了光棍。政府大可以对农村难就业的光棍青年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就业,如何择业,很多男青年除了进厂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别的职业。只有真正的摆脱了贫困,才能娶到媳妇。
但是男女比例失调,这应该是实质问题,男女数量不对成,不管怎么样配比,都还是会有男的剩下来。政府应该鼓励生育女孩,生育一个女孩奖励多少钱,之后每个月再补助多少钱……这样的话,肯定就会有更多的女宝宝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婚姻如同男性狩猎,机会总留给好挑战者,旷野本难兔生存,还在守死株待活免者,光根一生并不冤,换句不好听的家乡土话“活该”。
我老公老家穷乡僻壤,总人口不过500人。婚龄的男孩10人,女孩3人,如何均分?他18岁待到24岁,女孩全嫁给家境好的,他在期盼中熬了六年单身。24岁他毅然离乡入城,凭才能做大,城里女孩成队追,俄罗斯、乌克兰、美国金发女郎也有好几个,唯我胜出。我嫁给了爱情,他娶到了如意。他告诉我,如果继续守在农村,他或许注定光棍与没爱的农村女孩结始以了父母心愿……
男性所处的生活环境改变是唯一告别单身的选择。死守好女外嫁,外女难进的农村,终生光棍是农村大龄男的共命!你不改变环境,天上不会凭空掉红娘与媳妇!
尤记得八十年代农村小媳妇,“生孩不带把”会被婆婆指桑骂槐怼天怼地怼影骂!亦清晰记得女同学连生俩女孩后被婆婆逼着离婚的悲情一幕!我生二胎又是女孩,护士说女孩,门外的老公冲进来,十个婴儿扫瞄一圈,准确定位住二宝,抱起边亲边乐呵的对婆婆说:又一个招商银行,门外传来母子俩笑声,亲孩子声……然,同产房一小年青用手机传信息的话是:生毬了个女儿,有啥庆祝的!他媳妇哭了……
80年代记得小媳妇怀孕,首先就是B超,男孩留,全家像伺候祖宗似的围着儿媳转;女孩打掉,有的婆婆不伺候月子!更有的花钱买胎儿转性药,女孩变男孩,但我知道的并没成功的,成功的仅限与传说!
生男生女跟女人无关,说白了女性仍是因爱而传宗接代的受孕体而已,要说有关也是夫妻共同,凭啥生不出男孩要把无能帽扣到女性身上?
也不知当初重男轻女的家长们,在儿子到了娶媳妇的今天“望媳无门”时,能否想想当初?至少我生了男孩的同学见了我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大女儿有对象了没?你二宝多大?
中国本身男多女少,再加上传统思想,更造就了今天光棍大军的扩充!诚然,富二代与努力成功者身边女人泛滥,多女围一男转是现实,但并非普通家庭的男孩注定光根,婚姻与家庭背景有一定关系,但男孩的努力更有直接关系。无上进的男人注定难突围,懦者喜欢上天安排等待,强者为信念冲刺。
前段时间有专家说可“一妻多夫”!这话肯定没过脑!动物界狼王霸妻,狗王专制,狮虎大佬宁可让母狮虎独老也不愿让其它雄性撩骚。高级动物人类私欲更甚,张王赵孙李,五姓男人必为独占“共妻”而大打出手?没有男人愿与别的男性共享妻子
俄罗斯与白俄、越南、立陶宛、乌克兰女多男少,有人说可引进异国女性,但钱、人文差异、语言障碍都是事!引进它国女性是对别国最大的侮辱!这并不现实!
中国近年离婚率高,单身离异女性也多,娶二昏女性也不失为办法。近年老家农村娶外地带孩子女性很多,毕竟,有总胜与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解决农村光棍问题的个人看法:
解决农村光棍多的问题,首先看农村的生存环境。虽然说现在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变不少,但在教育、精神生活和生存环境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以前农村两三个自然村中就有幼儿园(托儿所),条件差点的农村学校设有一到三级低年班供小孩子就近上学,一般的农村学校都可以让小孩子读完小学课本知识,现在农村学校全部合并到乡镇学校上学,村中幼儿园(托儿所)也要到乡镇所在地幼儿园(托儿所)就读,这样集中优势教育管理,有利也有弊,刚开始时有校车接送,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停止接送孩子上学,为了孩子上学安全,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家中不管生活条件好坏,每个家庭就要专门派一个接送孩子上学。这种情况有一定制约家庭经济的收入和对城镇生活的向往。
精神生活方面,农村体育文化设施落后,很少农村有活功场所,有时在家人员没有事干,就三五人聚在一起赌博打麻将,喝酒说闲话搬弄是非,加上农村一些 不良陋习,影响社会的良好风气,增加了一些人对农村的看法。
经济方面农村人多地少,种田耕地也消耗不多少劳动力,想搞点家庭式小规模养殖业受环境政策限制,搞大规模的养殖业,经济和用地条件有限,剩余的人员只能外出打工做生意和就近找临时工种打工,工作不稳定,除了在外生活方面的费用,能够赚钱的很少数,想真正到城镇生活 成了部分农村青年的一种奢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