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邦为什么要杀死韩信?
刘邦,韩信,项羽刘邦为什么要杀死韩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是韩信是奔刘邦来的,他的飞黄腾达就指望刘邦了。所以有诉求的韩信很快就找到刘邦,经过交谈,深得刘邦赏识,“上拜为治粟都尉”。这里不讨论韩信拜大将的真伪,就这个治粟都尉是个负责军需的副部级以上高官,也肯定脱离了吕泽体系。虽然刘邦、吕泽不分彼此,毕竟韩信是从吕泽处投奔到刘邦处的,然后又风生水起,地位高出吕泽,吕后心里不爽也正常。韩信从吕泽处起步超越吕泽的事发生在击齐的时候,韩信只是汉军一路的统帅,当时吕泽也参与了击齐,有可能还是整个灭齐战役的汉方总指挥。最后韩信厚颜无耻地向刘邦申请了齐假王,刘邦居然也就封韩信为齐王。
战争期间吕后在项羽处当战俘,天下平定后,知道了这里面的狗屁倒灶,心里肯定不爽。吕泽作为刘邦的铁粉,对待遇没有任何想法与不快,但吕后不乐意啊。她要替大哥出头,讨还公道,于是韩信那个楚王就在吕后的妒火中烧给烧掉了,正好刘邦对韩信也不爽——你不能这样违规讨要王位啊。既然吕后说韩信有反意,索性就此拿掉你那个王。所以在废除韩信王位的过程中,没有人立功受奖,韩信除了不当王之外,也没有受到什么严厉的处罚——你不应该当王也当了几年,现在受点委屈吧。人生就是个平衡市嘛。
本来吕后把韩信从王位上拉下来也就安逸了。不料吕后兄吕泽居然意外战死,紧接着刘邦启动了废除太子的行动,这就动了吕家的奶酪,在吕家总动员及众大臣的反对下,刘邦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彻底得罪吕后了,吕后的矛头就对准刘邦了。她可能已经暗下决心,一定要以吕易刘,让老刘家的江山转到吕家来。
吕后当然不可能直接对刘邦开战,她要窥测时机。陈豨之反,刘邦出征,韩信没有跟随,让吕后发现这是个好机会。这个陈豨原来也是吕泽拉到刘邦阵营的,最后成了刘邦的铁杆,也飞黄腾达了。其实陈豨对吕泽没有任何不利,但吕后可不管这些,干脆把陈豨与韩信打成反革命集团,这样纵然奈何不了陈豨,至少可以干掉韩信。
而且干掉韩信太有必要了。这个韩信被废除王位后,一直叽叽歪歪,怨天尤人,极有可能在以吕易刘的过程中闹事,如果出现那样的局面,想压制韩信,难度还不小。但打成反革命集团就不一样了。所以吕后编造了韩信谋反的罪名与事迹,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下子就把韩信拿下并处死。韩信传记里的谋反事迹漏洞百出,不值一哂,但不妨碍吕后以此除掉韩信。
作为刘邦集团的中坚,韩信处于极度无害的境界,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谋反实力与企图,既不是刘邦防范的对象,更不是刘邦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何况刘邦与韩信的投缘关系,大致融洽的交往,除掉韩信也间接打击了刘邦的势力。所以吕后杀害韩信的行为极其无理极其迅速,就象是迅速造成既成事实。结果木已成舟,刘邦回来,不管其内心世界是什么打算,也只有徒唤奈何了。更不幸地是,刘邦还因此背上了杀功臣的黑锅,留下永远的骂名。看来吕后打击刘邦的目的,永久地实现了。各位看官,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
菜子作《刘邦解码》,将《重审韩信罪案》改造成《刘吕斗法 殃及韩信》,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小目如下:
1.韩信罪名根本不成立
2.人是吕后杀的,锅要刘邦背着
3.韩信知道是谁要他的命
4.吕后不是第一次对韩信发难
5.刘韩关系的裂痕
6.韩信死于刘韩关系裂痕被利用
7. 处死韩信是吕后对刘邦的报复与反击
8.吕后让刘邦吃苍蝇
9.韩信之死表示吕后在刘吕斗法中赢了一局
10.韩信死难简单总结
11.题外话 韩信死案让人相信世上真有报应
与此八卦相关的拙作有《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杂议吕泽》《吕泽问题从头说》《汉孝惠帝的身世成谜》《清理陈豨乱象》及专著《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2017年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定名为《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下同)。欲研读详细,可以查找看看。
八卦楚汉,韩信是刘邦的私生子
可能广大看官一见标题就要开骂了,刘邦脑子有病啊,要杀害自己的血脉。刘邦脑子当然没病,所以也不会斩杀自己的血脉,韩信是吕后杀的。吕后杀掉刘邦的私生子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
韩信是刘邦的私生子一说,究竟是荒诞不经,还是存在这样的可能呢。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历史记载。
韩信的年纪多少,根本查不到。但刘邦的年纪是有的,起兵的时候四十八岁。如果那个时候韩信的年纪在三十以下,就有可能是刘邦的私生子。因为刘邦游手好闲,到处游荡,韩信的出生地距刘邦生活圈子很近,刘邦一迈腿就能窜到淮阴。韩信的年纪应该不大,他加入项梁只是个小兵,如果年纪很大,可能就不会加入了。战士级别,三十岁以下太正常了。
韩信有安葬母亲的记录,没有提到父亲,那么韩信有没有父亲就成了问题。很可能是母亲一人把韩信拉扯大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父亲的存在。如果有的话,应该父母合葬才对。韩信根本就不知道父亲的存在。
韩信在楚不得志,投靠了刘邦,直接找刘邦会面,受到赏识,实为一见钟情式的结合。刘邦只因为一席之谈就授予韩信治粟都尉高官。治粟都尉则绝对是高级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总后勤部部长助理或副部长,与韩信此前的连敖连级干部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搜遍网络,治粟都尉也只有韩信一人。此前没有此官职,此后亦不见此官职,两千多年来治粟都尉只有韩信一个人。刘邦此举可谓神来之笔,既不可思议,也无章可循,所以韩信之后,再也没有人出任此职。如果是刘邦为韩信量身定制特设的,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因人设事。为什么刘邦要为韩信做如此另类的事,可能刘邦与韩信见面拉家常的内容也不少。看韩信长的英俊挺拔,与自己年轻时相仿佛,一谈家事,依稀似曾相识,我靠。你妈妈是不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啊。韩信说是啊。刘邦明白了。怎么安置韩信,还用说吗。至于拜将台上的对话纯属编造,因为韩信在那里说了很多他根本不可能掌握的资讯。讲那些无聊话之前,韩信还无聊地被逃跑了。
记住,韩信不是因为拜将台上的对话而受重用的,在上拜将台之前韩信就是高级干部了,管后勤的副部长。拜将台之后韩信也没有作战记录,所以他不需要为刘邦的彭城惨败负责。韩信从来也没当过高官,可能是天赋好,刘邦的血脉嘛,所以非常胜任,萧何功劳里庞大的后勤保障就有韩信的贡献。但他的军事天才还是不如刘邦,他就没有办法解决章邯的残兵败将。
韩信并不满足于作后勤,他要统兵作战,正好汉赵开战给韩信提供了机会。
汉遇彭城惨败,反楚联盟的赵突然对汉发难,不仅侵占了汉之河内,今天的河南淇县(原为殷国之都),而且趁魏国空虚对魏大肆侵占。以举国之军力追随刘邦反楚的魏豹见国家将灭亡,急忙回国救亡图存。
原本魏就不强,一时也无法逐走侵略军,可能要向汉求援:老大救我,光复山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