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钱学森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中国,美国,科学钱学森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公开信件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并全国教育界同仁:
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馈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眼下,袁贵仁部长刚刚走马上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这时候,我们需要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 此致 敬礼 沈正赋 芮必峰 胡荣华 卞利 康建中 谢云章 李正平 徐华 李桂华 杨四平 吴玲 2009年11月11日(排名不分先后)
教育体制
安徽11位教授联合发问,显然,不仅仅是因为钱学森刚刚离世想“趁热打铁”,也是因为教育部部长刚刚换人,以此来激发中国教育大改革。当然,这也与教授们的良知和责任感有关。相信这次教授们的集体呐喊,会招来更多教授学者的呼应――一旦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复活,我以为,“钱学森之问”就会有答案。如果说钱学森的发问是鞭子,“钱学森之问”所激起的一连串发问,同样也是鞭子。只有这样轮番鞭策,中国教育改革或许会有大的起色,中国高校才有望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我看来,“钱学森之问”之所以从2005年起就发问不休,直到现在还能引起广泛共鸣,振聋发聩,根本原因就在于“钱学森之问”问到了中国痛处。
教育乃国家之本。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可见,中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解决。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有可能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吗?
近些年来,中国本土不仅难以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同样也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既没有培养出经济学大师,也没有培养出文学大师等。难道是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吗?显然不是。我认为是没有培养大师的土壤,我们的学校只有按照教育家思维、创新模式办学,积极改革行政化、功利化,培养大师的土壤也就形成了。期待“钱学森之问”激起更多人来发问,变成“国家之问”,也期待教育部就“钱学森之问”有明确的回应。
钱学森 - 教育思想
1.学龄提前,学制缩短,人人皆可早成才。
按照“大成智慧教育”的构想,儿童可以4岁入学,12岁初中毕业;12至17岁上高中及大学,完成“大成智慧”知识学习,再加一年“实习”,学成一个行业的专家,写出毕业论文,成为大成智慧教育硕士。钱老设想:到21世纪中叶,全中国的青年都可以18岁读完达到硕士水平的大学,成为社会有用的通才。这种学制的设计,以早出人才为旨归,适应了信息时代世界竞争形势的需要。
2.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培养理工文艺结合的“全才”。
钱老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包括所有通过人类实践认知的学问。按照目前知识体系的认识,可以暂分为11大部门,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以及文艺理论等。“这是个活的体系,是在全人类不断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这个体系不仅结构在发展,内容也在充实,还会不断有新的科学部门涌现。相应地,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当:1.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2.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这样的人是全才。”在钱老看来,“21世纪的全才并不否定专家,只是他,这位全才,大约只需一个星期的学习和锻炼就可以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不同的专业。这是全与专的辩证统一。这样的大成智慧硕士,可以进入任何一项工作。以后如工作需要,改行也毫无困难。当然,他也可以再深造为博士,那主要是搞科学技术研究,开拓知识领域。”同时,在纵向结构上,人类知识体系又可以区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技术三个层次(文艺理论的层次的划分略有不同)。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科学技术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是双向的、统一的。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谁也离不开谁。而“哲学作为科学技术的最高概括,它是扎根于科学技术中的,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不能反对、也不能否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统一结合,品德情感与智慧能力并重,培养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