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袁隆平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水稻,袁隆平,中国袁隆平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THE MAN WHO PUTS AN END TO HUNGER,
【作者】邓湘子
【出版社】外文
【出版日期】2007-01-01
袁隆平 - 语录
“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仅要知识多,而且要人品好,不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个是基本前提。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有了感情,才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献一份爱心,这样你才会有欣慰感。”――袁隆平
袁隆平 - 评价
1、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2、袁隆平先生被誉为当代神农氏,他的杂交水稻被称为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袁隆平 - 体育爱好
袁隆平院士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南省排球协会名誉主席。2010年6月,在湖南省排球协会第二次委员代表大会上,袁隆平被推选为名誉主席。除了繁忙的科研活动,酷爱运动的袁隆平曾经透露,“每天打气排球,是我日常生活的必修课。”在为比赛开过球后,袁隆平也加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队中参加比赛,接球、发球,跳跃跑动之间显露的敏捷身手,让人丝毫看不出他已80高龄,而几次发球的刁钻动作,让看台上的学子们连连叫好。
2010年9月27日,湖南省首届省直机关排球赛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馆开赛,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比赛开球,并在首场比赛中作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队员参加比赛。
袁隆平 - 最新动态
79周岁生日
不久前,刚刚过完79周岁生日的袁隆平对外界表示,到他90岁时,超级稻争取亩产达到1000公斤。有人怀疑这种提法是放卫星。
2009年10月6日,袁隆平郑重地说:“科学研究是有一定基础的,这是我的任务,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
他说,从理论上讲,水稻亩产最高可到1500公斤。
2000年和2004年,袁隆平分别实现了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和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2012年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80周岁生日
2010年9月7日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八十华诞,温家宝总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百忙之中致信祝贺,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关怀科学家,对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是莫大的鼓舞。这封信是温总理亲自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弥足珍贵,袁老把这封信挂在会客室里。袁老的屋外就是他研究的超级稻的实验田,稻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还有两张是上个月袁老代表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排球队上场比赛的镜头。
2015年超级杂交稻示范亩产将达900公斤
提出并主持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15日在海南博鳌说,经过13年研究推广,中国超级稻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在粮食主产区小面积试种大获成功,水稻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到2015年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的产量将达900公斤/亩。
袁隆平院士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作主题报告称,超级稻育种计划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如期实现第一期700公斤/亩(10.5吨/公顷)和提前一年实现第二期800公斤 /亩(12.0吨/公顷)的产量指标,科技部于2005年启动超级稻第三期 900公斤/亩(13.5吨/公顷)的计划研究至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粮食主产区小面积试种大获成功。
袁隆平介绍说,遵照科技部2008年立项的“强优势水稻杂交种创新与应用研究”计划,第三期目标分三步实施,即2010年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的产量指标达830公斤/亩;2012年达860公斤/亩;2015年达900公斤 /亩。
国家设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以来,已确认在中国推广超级稻新品种有71个,其中超级杂交稻占64.8%,该计划实施至今已进入大面积推广运行阶段,2009年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亩(6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21.2%;截至2009年超级稻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52500万亩(3500万公顷),按每亩增稻谷60公斤(每公顷增稻谷0.9吨),已累计增产稻谷300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超过700亿元。
“超级杂交稻研究意义重大:有利于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有利于中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了中国种业科技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袁隆平说。
超级稻新品繁育制种获得成功
2010年9月25日,经过4个月的试种,由安徽袁禾公司引进的袁隆平超级稻新品种繁育制种在芜湖获得成功,新品稻种亩产预计可达250公斤。据专家测算,这一超级稻新品种为大面积应用推广种植,实现亩产900公斤的高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张雨萱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