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冼星海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冼星海,音乐,延安冼星海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冼星海 - 简介
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爱音乐,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参加业余乐队。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这些作品中他娴熟的运用了节奏技巧,表现出坚决果断,慷慨激昂的情绪,歌曲随影片响彻大河上下。之后,又写出影片《夜半歌声》(1937)中的“热血”、“夜半歌声”、“黄河之恋”,这几首抒情插曲,显示了他独具一格的作曲风格。抗战爆发后,写出抗战戏剧《保卫卢沟桥》的主题曲,并且随演出剧团,赴各地进行巡回演出,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创作了近四百多首歌曲,每到一处都响彻着他创作的救亡歌曲。
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在途中应贺孟斧之邀为影片《风雪太行山》谱曲。到达延安后,他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写出《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歌剧《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以深刻的主题,独特的艺术特征,成为他的一部杰作,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39年又为纪录片《延安八路军》创作乐曲,以后赴苏联创作了《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在苏联期间,因积劳成疾,于1945年逝世。 他的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生产》、《九・一八》等,交响曲《民族解放》和《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等,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独唱曲、独奏曲等数十首。是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的题材和体裁,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对全国抗日军民起了巨大鼓舞作用。著作有:《论中国的民族音乐形式》、《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
冼星海 - 个人大事记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8年考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
1926年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1928年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此期间,发表有《普遍的音乐》等音乐评论。
1929年 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后赴巴黎勤工俭学,师从丹第(V.D’INDY)学提琴,从师杜卡斯(Paul Dukas)学作曲理论与作曲。
1931年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留学期间,创作有 《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国古诗》等十余件作品。
1935年 毕业回国,积极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及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到1938年创作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子大学兼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时,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写下了这部名垂青史的音乐名作。并创作有《生产大合唱》等著名作品。
1940年12月,冼星海来到苏联,这是他生活的最后五年。在此期间,他得以有较集中的精力对几部大型作品进一步修饰并最终完成。
1941年6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苏德战争”。连年的兵火战乱,颠沛流离,生活无着,再加上缺医少药,使本来体弱多病的冼星海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
1945年初,苏联有关方面将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刚住进医院,冼星海便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
1945年10月30日他病逝于克里姆林宫医院,年仅40岁。
1945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举行了“冼星海追悼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冼星海 - 人物生平
海面上常年漂泊着以打鱼操舟为业的水上居民,被称为�D民,冼星海就诞生在澳门海边一个�D民的船上。澳门的下环街,曾是澳门内港,葡萄牙人最早就是从这里踏上澳门的土地的。从19世纪中期开始,澳葡当局在这一带填海造地,这里就成了人口稠密、商业发达、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在澳门海边一个�D民的船上降生了。
冼星海出生时,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半年,28岁的母亲黄苏英只好带着他回到娘家,和自己的父亲黄锦村住在一起。年迈的祖父和母亲黄苏英,只能靠天天出海打鱼来支撑生活。幼年的冼星海也随着母亲在海上漂荡,在祖父忧伤绵长的箫声中,在渔民喜忧参半的民谣中,冼星海一天天长大了。多亏母亲黄苏英的疼爱,冼星海6岁就进了学堂。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黄苏英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附中的义学。在这里,母子俩人整整度过了6年。母亲黄苏英靠做佣工维持生活,冼星海常常半工半读。冼星海在学校努力学习,功课一直很好,而最令他着迷的是音乐课,这让他从小在祖父的箫声和教堂唱诗班里获得的音乐感受有了发展的天地,他参加了义校的唱诗班和管弦乐队。在这期间,冼星海的音乐才华更加显现出来。进入岭南大学附中本校后,为了贴补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卖两个钟头的书籍纸笔等物,和加入“岭南银行乐队”这两件工作,来维持学费和伙食费。他在乐队里担任演奏直箫,后来成了附中管弦乐队的指挥,被广州人称作“洋箫”的单簧管,他也吹得很有韵味,由此,他得到了一个雅号“南国箫手”。1924年,冼星海从岭南大学附中毕业,第二年升入岭南大学预科。他一边在岭南大学选修一些课程,一边又担任音乐教员,还开始学习小提琴,因为他“南国箫手”的美誉已经传到校外,连有名的培正中学也请他去做音乐教员和乐队指挥。1927年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安定的大后方上海,似乎成了艺术教育的宝地,刘海粟的国立美专,萧友梅的国立音乐院都聚集到了这里。唱片公司开始引领外滩的文化时尚。1928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唱片《毛毛雨》,歌曲是黎锦晖创作的,由他的女儿黎明晖演唱,很快,这首歌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开国语流行歌曲风气之先。同年的暑假,冼星海在萧友梅的推荐下,进入国立音乐院。刚到上海不久,冼星海就经人介绍参加了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并应邀负责南国社的音乐工作。1929年夏天,因学校宿舍费用而引起学潮的时候,冼星海是住在南国社的宿舍里的,但是他同情同学们的处境,支持同学们的斗争,并被推举为学生会干事之一,组织同学到南京去请愿。很快,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将上海国立音乐院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并重新举办招生考试。冼星海等12名同学接到通知,学校以改组为名,请他们转学。失学的打击使冼星海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到了国外,他期盼一个更为宽广的天空,能让他的音乐理想翱翔。30年代的巴黎,是一个充满浪漫与梦想的大都市,更是艺术的天堂。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中,徐悲鸿、吴作人是来学绘画的,热爱音乐的则有马思聪、冼星海。前往巴黎最适合的途径,是乘坐远洋客轮。别的人会买一张船票,哪怕是四等舱,可有位不买船票的人,冼星海一路上都在锅炉房里顶着炉火高温干活儿,他用劳力抵了船票。对于一个身上仅剩5元钱(约合50法郎)的中国穷学生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谈何容易,冼星海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辗转打听找到了正在这里学习音乐的同乡马思聪。冼星海对音乐的执著深深打动了马思聪,他马上把冼星海介绍给自己的老师,巴黎国立歌剧院的第一提琴手帕尼・奥别多菲尔,奥别多菲尔也为冼星海的苦学经历所感动,决定免费收下这个学生。接着,冼星海又找到国立巴黎音乐院的著名教授路爱日・加隆,跟他学和声与对位,加隆也同样免了他的学费。1931年的冬天,在一个无法入眠的寒夜,听着窗外呼啸的冷风,联想到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冼星海灵感涌动,奋笔疾书写下了女高音独唱曲《风》。当时在巴黎的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非常喜欢这个作品,并特地在巴黎的广播电台上作了介绍,还在公开场合演奏。在这位音乐名家的推荐下,冼星海进入了当时世界著名的音乐学校――国立巴黎音乐学院,在保罗・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深造。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轰击沈阳北大营的炮声,在把中华民族推向危亡边缘的同时,也惊醒了一向只关心艺术的音乐家们。在上海,音乐家黄自立即在国立音专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并很快自己作词谱曲写下了《抗敌歌》,成为最早的抗日救亡歌曲。田汉带领张曙、任光、聂耳、吕骥等组成了左翼音乐运动组织,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救亡歌曲。以写作众多爱情歌曲而闻名的音乐家黎锦晖,也在“九一八”事变数日后,陆续在报纸上发表了《向前进攻》等抗战歌曲,不久又写作了《勇健的青年》《齐上战场》《奋勇杀敌》等歌曲,并合编成歌集《爱国歌曲》出版。1934年底,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桃李劫》上映,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影片插曲很快传唱四方: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们要做主人去拚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而此时,远在法国的冼星海也通过国际工会的新闻影片了解了国内的战况,他也时时为苦难的祖国而伤痛悲怆。1935年春,冼星海从巴黎音乐院高级作曲班毕业。同年5月17日,杜卡教授去世。恩师的去世坚定了冼星海回到祖国的愿望,他要用在大师那里学到的“近代音乐的力”,为苦难深重的祖国和劳苦大众写歌谱曲。1935年的夏天,冼星海回到上海,在上海四川路旁的一个亭子间里见到了他阔别7年的母亲。冼星海很快应邀参加了南国社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的活动,开始为进步电影谱曲,在田汉等人的影响下,冼星海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他在后来的回忆中写道:“我渐渐自觉了自己的任务,我毅然地加入救亡运动,专心写救亡歌曲”1936年初,他在随上海“爱国学生联合扩大宣传团”到郊区搞救亡宣传活动时,当场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为塞克的《救国军歌》谱了曲,这首歌迅速传遍了全国: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1938年,南京被日本人占领以后,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而地处长江中游的武汉成了内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武汉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人们集合起来唱歌,有一首歌的名字是《保卫东方马德里 ――大武汉》,人们希望武汉能像马德里一样长时间地顶住法西斯军队的进攻。歌曲的作者就是冼星海,他已随着救亡演剧二队来到了武汉。在武汉,冼星海一边参加演剧二队的演出,一边忙于组织歌咏队,教唱救亡歌曲,在冼星海等人的努力下,武汉出现了上百个歌咏队。在工作过程中,冼星海认识了武汉的文艺骨干钱韵玲,两人很快陷入爱河。然而,这时的冼星海并不知道,这个19岁的小学音乐老师,是著名左翼学者、共产党员钱亦石的女儿。抗战爆发后,澳门同胞在澳葡当局处于中立的情况下,纷纷组建各种爱国救亡团体,由全澳学界、音乐界、体育界、戏剧界人士组织成立的“四界救灾会” 最为活跃,他们除了募捐筹款以外,还利用唱歌、演剧,举办游艺会等形式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一时间,《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救亡歌曲传遍澳门全岛。1938年10月1日,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安排下,新婚不久的冼星海和钱韵玲夫妇踏上了去延安的路。这是冼星海自从看了《申报》记者所写的《抗战中的陕北》一文后,就一直向往的行程,一路走走停停,冼星海夫妇终于在一个月后的11月3日中午,顺利抵达了延安。延安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位从法国回来把全国抗日歌咏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的音乐家。当时的延安被称为“歌咏城”,合唱被叫做“全民抗战”,冼星海下车伊始,就一边在鲁迅艺术学院进行音乐教学,一边常常被延安各个单位邀请去组织歌咏队,“领导”“全民抗战”。冼星海很快适应了延安这个全新的环境,开始学习过简单的生活,和大家一起住窑洞,一起上山开荒种地,也一样按照延安的伙食标准吃小米饭和南瓜汤。对于理论学习,冼星海也慢慢发生了兴趣,觉得音乐理论上过去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科学的理论上竟可以找到答案。1939年6月14日,冼星海由“鲁艺”支部的赵毅敏、徐一新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就算我入党的第一天,可以说生命上最光荣的一天。我希望能改变我的思绪和人生观,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奋斗!”延安相对平和而又自由的创作环境和新的人生境界让冼星海对音乐创作有了一个深刻内省和升华的过程,他酝酿很久的一个愿望又强烈地萌发了:那就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参考西洋音乐的先进成果,创造一部中西合璧的民族大合唱。1939年春的一天,冼星海向词作家塞克提议共同完成一部有力量的大合唱,当时延安正好提倡大生产运动,于是塞克就以此为主题,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写出了歌词。冼星海也在很短的时间里谱出曲来,3月1日开始写,到6日就完成了,妻子钱韵玲帮他抄写下来,就拿去排练了。3月24日,《生产大合唱》在陕北正式上演,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二月里来》《酸枣刺》等歌曲也很快在延安流行开来,然而,冼星海并不满意自己的作品。1939年2月,诗人光未然因行军时不慎摔伤,在延安住院治疗,早在上海就是朋友的冼星海前去看望他,见面后,光未然谈起了乘木船渡过黄河时体验到的深深震撼,以及自己创作朗诵诗的构想,冼星海听后十分兴奋,希望他把它写成歌词。拿起笔,穿越黄河的一幕幕又重新浮现在光未然的脑海里:奔腾不息、急流险滩的壶口瀑布、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光未然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躺在病床上,一连5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写出了长诗《黄河吟》。出院以后,光未然特意请来冼星海,在窑洞里朗诵了这首长诗,一听完,冼星海就腾地站起来,把歌词一把抓在手里,大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窑洞里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黄河震撼了光未然,光未然的长诗又深深打动了冼星海,冼星海潜伏许久的创作热情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当时的冼星海正患感冒,妻子钱韵玲就找来一块木板搁在炕上,让他写作。冼星海爱吃糖,为了给冼星海补充热量,光未然和战友们就搞来2斤白糖,放在桌子上,冼星海写几句,便抓上一把送进嘴里,一转眼,糖水化作了美妙的乐章。他还多次请光未然和战友们向他描述黄河的壮观景象与渡河的惊险场面,并学唱黄河船夫的号子,以体会黄河的气概和力量。3月31日,经过6天的努力,三易其稿的《黄河大合唱》终于完成了。冼星海夫妇用白粉莲纸抄好的曲谱,字迹清晰秀丽,通本一字不涂,一字不改,每个字都在规定的位置上。1939年4月13日,抗敌演剧队第三队第一次在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了《黄河大合唱》,观众上千人。当《怒吼吧,黄河》的尾音落下的一刹那,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如雷鸣般从大礼堂后面涌向前台,观众沸腾了。在演员与群众交织的激情里,冼星海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个音乐家的成功,一次真正的成功。《黄河大合唱》很快从陕北公学大礼堂传向全国各地,毛泽东也非常喜欢,并特意单独接见了冼星海,送给他一支派克钢笔和一瓶派克墨水,勉励他说:“希望你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周恩来则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1940年,一个叫刘良模的人把《黄河大合唱》的乐谱带到了美国,1943年普林斯顿大学合唱团用英文首次在美国演唱。从此,《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逐渐蜚声海外。1945年10月30日子夜时分,年近40岁的冼星海不幸在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病逝。
上一篇:傅明宪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