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对孩子说“不”?
孩子,父母,自己的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对孩子说“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记得以前经常听到一句表扬孩子的话——这孩子真有教养。也有一句批评孩子的话——我替你爹妈管教一下你这没教养的东西!可见教养是个好东西,现在很少能听到教养这个词了,取而代之的是素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家长不教了,或者教不好了,因此孩子的教养缺失了,要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家长就一点要学会跟孩子说“不”!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捧在手心的小宝贝,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家里所有人都要对他“唯命是从”,哪里还敢对他说“不”呢?这里面是大有学问滴!
如何对孩子说“不”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父母在孩子3岁之前主要实施情感抚养,4-6岁实施性格抚养,要学会在孩子6岁前对其说“不”
。
孩子在3岁之前的苦闹和要求是不带有目的性的,因为他们很无助,只能依靠父母,可是4岁之后孩子的要求开始变得带有目的性,会威胁父母,讨价还价。
首先家长要耐心解释把道理讲通
比如有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吵闹,家长立马厉声制止,往往收效甚微,因为从家长的表现孩子获得的感受是他的行为引起了包括家长在内的大人们的注意,对于一个熊孩子来说这正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反而会助长他的行为。作为家长应该去与他交流而不是呵斥,把其中道理说给他,让他明白这样会影响到其他人,在别人心里他不是一个乖宝宝。
用“你这样不乖哦”取代“不行”“不可以”
孩子的年龄小,逻辑思维不强,直接简单粗暴的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这样的话孩子无法立刻理解,造成传达的迟滞,当孩子犯错时家长首先告诉他“你这样不乖哦”此类亲昵而带有制止命令的话会比简单粗暴更有效,因为孩子从小就接触“乖”这个字眼,孩子自身对乖就有定义,你说他不乖他马上就能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
放低姿态,关注孩子视角
家长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不能机械性得摆干道理,以孩子的理解能力他只会觉得你在絮絮叨叨而不会有深切的体会,作为家长可以蹲下来,让自己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平视,告诉他你可以理解他,但他的做法是有问题的,一个乖宝宝是不会那样做的,说的时候可以摸摸孩子的脑袋,捏捏孩子脸蛋。
让孩子做选择
试想一个熊孩子到了晚上上蹿下跳不肯睡觉,做家长的总不能把孩子绑在床上,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还不能马上上床睡觉的话那妈妈明天就会特别困,就不能带你去xxx,或者就不能给你做好吃的xxx了”,孩子听到后马上就会明白他的行为是要承担后果的,可能是一次去游乐场的机会,也可能是一顿美味佳肴。
身教重于言传
比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模仿能力惊人,有的熊孩子之所以调皮,是因为他们除了调皮捣蛋不知道还有什么是他们能做的,家长可以在做家务的时候让孩子参与进来,试着让他规划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东西,试着让他协调时间,搭配衣服和晚餐。
“打”Or“不打”?
关于孩子究竟该不该打一直是一个困扰着家长的难题,记得曾仕强先生曾经说过:我从来不研究该不该打孩子,我只研究怎么打!
看来油盐不进的熊孩子应该打,但曾教授也说了,要研究怎么打。
打孩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简单粗暴拳脚相向棍棒交加是不可取的,既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有不可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一位母亲的做法就很棒,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火锅,熊孩子用竹签敲打汤底,汤底飞溅,孩子的爷爷躲闪之后笑了起来默许了孩子,孩子的母亲立马用筷子蘸了一下汤底象征性得碰了熊孩子的手一下,孩子感受到烫,立马就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了,受到这样的惩罚孩子以后肯定也不会再这样做了,当然孩子也不至于被烫伤,而像爷爷那样的默许放纵只会让孩子愈演愈烈。所以打孩子也是一门艺术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应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同时也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几乎所有家长都清楚,如果一味满足孩子要求,对于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的情况就是孩子说什么大人应什么。那些熟悉的育儿理论早就忘到脑后。那么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对孩子说不。或者说给孩子竖立好规则意识。
一、坚持原则:
父母首先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不可以的,设立好原则。对于一直溺爱的孩子,他们往往不会把父母这些原则当回事。那么当孩子触犯这些原则后,父母一定要按照当初说好的进行惩罚。不管孩子是不是哭闹或者不吃饭,父母这个时候只要在一边静静的陪着就好了,一定要让他闹个够。个人建议竖立原则一定要在3岁以前,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是相对依恋父母,自己没有太多自主意识
二、和祖父母沟通好:
家长中长辈出于隔代亲的心理,往往会特别宠溺孩子。这样也就造成了父母管孩子的时候,长辈会出来干涉。这样也就给孩子造成一个心理,那么就是有人纵容我这些行为,对于父母的权威,他们并不会当回事。因此父母在一开始就应该和长辈沟通好,尤其在管理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不要干涉。
三、理解孩子合理的需求
不要老在家里押摆个家长权威,弯下腰低下头耐心倾听孩子的需要,或者是他们的内心想法。如果是合理的要求,比如“爸爸妈妈多陪陪我”家长就应该尽可能满足。个人觉得家长在培养孩子性格,尤其是是前文所说坚持原测,更多还应该是宜疏不宜堵。孩子如果有了合理情感表达渠道,那么过份不合理的要求,日后就会慢慢变少的。
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固然重要,但对于孩子表现好的地方,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被批评的孩子情绪总会有些低落,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注与期待,给予鼓励表扬。当孩子感受多了受表扬的滋味,感受到好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后,就不喜欢总被批评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