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提高思考的创造力?
创造力,问题,的人如何提高思考的创造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每个人每天都要面临着思考的问题,但不是每个思考就会产生好的效益,那就需要有创新,富有创造力,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该如何提高思考的创造力,则是关键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提高思考的创造力?简单说,第一步,先模仿,第二步,在模仿中,改进提高。如中国的高铁,就是分了这两步。个人思考也是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造性思想的特点有独立性,求异性,想象性,新颖性,灵感性,潜在性,敏锐性,突破性,预见性,价值性,联动性等等。独立性是核心,没有思想独立性就没有创造性。
为什么李鸿章说中国的危难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千年以来所用的强国方略都不能扭转乾坤;皇帝专制之下,天才、地才、鬼才都是奴才 ,李中堂本人亦如此,奴才必须与主子保持一致,主子就是真理,真理还存在吗?
周朝的分封制,各诸侯国形成联邦,确实有一批人是自由人:周天子、皇亲国戚、封国国君、卿大夫、士大夫,一部分自由人就创造了诸子百家的灿烂思想;那么清朝末年的困局,让一部分人先自由能挽救国家吗?那要看给中国带来压力的对手是什么情况。
1688年英国率先实行君主立宪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其他欧洲国家随后纷纷把人民主权理论落到实处,法国还发生了大革命,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主权在民理论力量在实践中等到证明。
中国驻外大使第一人郭嵩涛(先后任驻英驻法大使)的见闻解释,能够说明儒家学子也是赞同欧洲社会的先进。他说西方社会法制很严明,所以“公理日伸”。说那里没有乡愿,只有“乡绅房”(议会),在那里一帮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大夫受百姓之托公议政事,说这个国家不是君主的私产,这个国家是为老百姓的,说民主选举“所用必皆贤能”,皇帝不能任用私人,老百姓只要不满意,统治者就得换,他说这也很好。他说朝野两党“推究辩驳以定是非”,“各以所见相持争胜,而因济之以平”。说那里言论自由,“直言极论,无所忌讳,庶人上书,皆与酬答”,老百姓的声音都受到重视。总而言之,他认为这个国家“彬彬然见礼让之行焉,足知彼土富强之基之非苟然也”。欧洲全面的人民自由,远比周朝一小部分人自由更具有创造性;更重要的是主权在民理论的发现,人们全面的平等得到制度和法律的规范,追求自我实现成为他们人民的目标。大清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思考的艺术》一书的作者针对提高思考创造力的问题,详细讲述了“提高思考创造力”的方法步骤,具体如下:
1. 主动寻找挑战。
而寻找挑战的关键在于激发好奇心,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办法:
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看到事情不完美的一面;
记下自己和他人的不满;
寻根溯源,刨根问底;
对暗示保持敏感;在辩论中发现机遇。
2. 恰当地表达问题。
如果我们最初对问题的理解是肤浅的、局限的,这会阻碍我们的视线,影响我们的想象力。
3. 调查问题。
调查问题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寻找目击者证词、公开发表的报道、未公开发表的报道、专家观点、实验、数据、调查、观察性研究、研究综述、你的个人经验、身边人的经验等途径收集信息。
搜集了信息之后,就开始进行研究。这时如果你已收集了海量的信息,就需要回到第二步骤,再去想想你对问题的阐述,剔除一些不相关的信息。
4.产生想法。
激发想象力、追求创意、保留判断、扫除障碍、实现顿悟,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想法。
以上四个步骤,就是每个新想法诞生的且富有实践性的操作方略,需要认真践行下来。
创造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才能激发思考创造力的源泉,进一步点燃创造力的灵感之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叮咚自问自答啊[呲牙]就不按照你的书本逻辑去回答了。
提高思考的创造力,我个人认为只要学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即可,通过长期的坚持就可以实现。
第一个问题是“是这样的吗?”要学会对问题刨根问底,洞悉问题的本质,也许你看到的问题只是表面,实际上有背后的深层次因素,这种深层次的思考也是一种创造力;
第二个问题是“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吗?”不要试图用自己的直觉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可能有许多个,哪怕最后通过分析求证,你的直觉方案是最佳的,这个问题也不是白费精力,磨刀不误砍柴功。
第三个问题是“这真的是问题吗?”有时候问题的存在反而是有利于整体的,就像感冒发烧是一种排毒,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一样。如果整天的生活中真空无菌中反而是更大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最后一个问题或者可以尝试“我是否可以主动制造问题?”通过制造问题和矛盾,锻炼自己的创造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