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吴�U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绍兴,陕西,凤翔吴�U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吴�U - 个人概况
姓名:吴�U
生卒年:1102~1167
字号:字唐卿
籍贯:德顺军陇干(今宁夏隆德北)
谥号:武安
个人简要介绍:刚毅沉勇,善于用兵。18岁从军,戍边御夏。绍兴元年(1131),在和尚原之战中,从兄吴�d凭险据守,大破金军,擢泾原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四年,金元帅左都监完颜宗弼集兵10余万攻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自七方关(今康县东北)入援,转战七昼夜与吴�d会师,激战连日,大败金军,升熙河兰廓路经略安抚使。九年,任行营右护军都统制。吴�d病逝后,继其统兵守蜀。宋金议和后,力陈不可恃和忘战,坚持以主力留屯蜀口,建策依山为屯,控扼险要,以防金军突袭。次年,金军败盟攻宋,奉诏节制陕西诸路军马,在扶风(今属陕西)等地屡败金军,授镇西军节度使。十一年,在剡家湾之战中,俘杀金军万余人。同年,宋金再度议和,吴�U坚持治军经武,严备不懈。三十一年,以四川宣抚使统帅川陕诸军,带疾督战,屡挫金军。翌年,乘胜反击,相继收复秦凤、熙河、永兴三路所辖16州、军。隆兴元年(1163),朝议主和,奉诏自德顺军南撤,金军乘势突袭,部众亡失大半,所复诸州尽弃。乾道三年卒。著兵法两篇,已佚。
吴�U - 个人详细经历
吴�U少好骑射,善读兵书,经常随兄参加攻战,英勇果敢,积功至阁门宣赞舍人。在宋金长期的对峙中,他力主抗金,反对求和。在西部战场上,一直置身于战争的第一线,屡破金军,战功显赫,名扬巴蜀,成为川陕地区、乃至大西北边防要塞抗御金兵入侵的重要支柱。
富平之战失败后,绍兴元年(1131),金大将没立、乌鲁折合会兵攻战略要地和尚原(陕西宝鸡县西南)。吴�U奉兄命守和尚原前沿阵地箭�Q关。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他率众死战,力挫敌锋,赢得了能攻善守之誉,受命统制和尚原军马。同年秋天,金帅兀术亲督10万之师,大举进攻和尚原,企图入川。吴�U与兄率军死守,选健卒劲弩,轮番猛射。�U自引精兵3000设伏于原北之神岔沟,出奇制胜,连破敌寨10余座,“俘获首领及甲兵以万计”,兀术身中流矢,大败亏输。金军“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绍兴三年(1133),吴�U因功擢升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扼守和尚原。
绍兴四年(1134),兀术率大将撒离喝及伪齐大将刘夔,三路联合,集结 10万人马攻破和尚原,转趋仙人关。吴�U受兄命整编从和尚原突围出来的军士,置寨于关右,以阻金兵入川之路。金军选精甲利卒,用云梯、火箭、挠钩,猛攻宋营。吴�U以刀画地,大声高呼:“为保此关隘,死何足惜,若遇敌退者斩!”督士死战,矢如雨下,敌尸盈野。后�U会兄乘金兵力疲,发动反击,猝然杀入金营,左右冲突,大破金军。从此,金军多年不敢窥蜀。吴�U因此被朝廷授为定国军承宣使。
绍兴六年(1136),�U被调为行营左护军统制,绍兴九年(1139)初,升为都统制。是年夏天,其兄病故于仙人关,由他代为领兵,加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绍兴九年秋,宋金议和成立,宋向金面北称臣,输贡银25万两,纳绢25万匹;金向宋归还黄河以南和陕西地区。根据协议,南宋王朝派端明殿学士楼诏为使驰赴川陕宣布上意,欲以吴�U、杨政等分陕而守,尽移川口诸军。吴�U以为不可:“金人反复难测,不可不防,如我移军分屯陕右,金军乘蜀口空虚无守,一面分军南山阻我陇右之军,一面遣主力直捣蜀口,则我将不战自屈。”他建议说:“我军最好还是依山为屯,控制要害,待金军力疲,渐图进据。这样,进则有依托,退则可据守,方为万全之计。” 楼诏从其议,命吴�U与杨政两军分屯陕蜀交界之地,只派郭浩一军进屯延安。 其间,新授川陕宣抚使的胡世将,欲按朝廷旨意弃守仙人关。�U闻讯后急速往见,陈其利害:“金以重兵屯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若驱兵疾驰,不五日可达川口,我军远在陕北,如遇缓急则不可速集,若再放弃关隘要塞,其势必危。” 胡世将听其言,认为意见可取,遂抗命不行。吴�U仅派少数兵赴秦州,留主力驻守阶、成一线要地,命诸将严加戒备,以防万一。事情发展果然不出吴�U所料。
绍兴十年(1140),金统治集团发生政变,兀术执政,撕毁和议,以全部兵力分路大举南侵。金兵西路军由蒲州渡过黄河,迅速占领长安,直趋凤翔,远近震惊,上下惶恐。是时,唯吴�U之主力屯驻河池,陕右之军皆隔于敌后。警报传来,吴�U立即率军迎敌,几经激战,力挫金兵。为加强在陕诸军的统一指挥,他受命与胡世将共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嗣后,�U下书约金军会战,先以弱军坚守阵地,抵御金军冲击,当敌势衰之时遣骁骑反击,金军望风披靡,败走扶风。�U又趋兵追击,破敌于扶风。金西路军主力撒离喝不甘失败,亲率主力于北通坊,列阵20 里,欲阻吴�U,�U督军猛扑,又破金军,进而收复秦州及陇右诸军。
绍兴十一年(1141)八、九月间,吴�U又大破金军于陇州刘家圈、郯家湾、腊家城,这次战役,战果辉煌,给金人以沉重的打击。
绍兴十二年(1142),吴�U诏授检校少师,任命为阶、成、岷、凤四州经略使。不久,宋王朝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任吴�U为两路安抚使,坐镇兴州(今陕西略阳),节制西部阶、成等七州军马。嗣后十多年来,虽因和议而少战事,但吴�U却一直坚持治军经武,常备不懈。
金主完颜亮为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亲率数十万大军,渡淮南侵。遣大将合喜为两路元帅,引军出陕西宝鸡南之大散关,进袭“凤州之黄牛堡”。受命为四川宣抚使不久的吴�U,置重病于不顾,赶赴仙人关前线督军。并调内地诸军马分道北进御敌。
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经过一段相持之后,吴�U率师反攻,先以主力进击大散关,又派部将姚仲引一军进取巩州(今陕西陇县),惠逢引一军攻熙河(今甘肃临洮)。宋金两军相持60余日,关终不能破。于是改变策略,回师转攻德顺军(静宁),初战不利,后�U亲临前敌,挥师猛攻,金军败守塞磊,遂引众夜遁,德顺乃克。“�U入城,市不改肆,父老拥马迎拜”。四月,金军围攻原州(今甘肃镇原),吴�U挥鞭凤翔督师,与姚仲率军往援,因金军大至,姚仲战败,退守德顺,�U度金军必乘胜进兵德顺,遂率军疾驰防城,在城东山地筑垒固守。未几,金军10余万果至,血战连日,伤亡甚众,而宋军阵地如故。后因朝廷主和,加之川口空虚,恐为敌乘,吴�U放弃已收复的州郡,退入汉中。为褒奖吴�U之功,乾道元年(1165),孝宗诏拜他为太傅,封新安郡王,仍领宣抚使,镇兴元(今陕西汉中)。吴�U退守汉中之后,秉承故兄�d志增修保城古堰,兴修水利,“灌田数千顷”。积极发展和恢复农业生产,为民称道。
乾道三年(1167),卒于任所,享年66岁,追封信王,谥武安。
吴�U - 个人评价
吴�U忠勇刚直,从卒伍到大将,代兄守蜀20余年,隐然为方面之重。他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对将士、人民都能保持较接近、较亲切的关系,赢得了兵民的信赖。他有两篇兵法论著。他认为金兵有四长,我有四短,在实践中要注意以我之短制彼之长。以分队制其骑兵,以轮番迭战制其坚忍、制其重甲,以劲弓强弩制其弓矢,则以远封近,以强制弱。知己知彼,才能常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在强敌面前,窥伺战机,灵活地运用孙膑的三驷之法,“以弱为先,强者继后”,以小败而换得大胜。以小失而获取大得。在拔将用人上,坚持在实践中选其有才能者,“兵官非尝试,难知其才”,论功行赏,量才录用,因此深孚众望,成为南宋抗金将领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上一篇:钱之光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