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中的“给份子钱”是一种非理性的支出,但为什么有些地方改不了呢?
份子,随份子,农村农村中的“给份子钱”是一种非理性的支出,但为什么有些地方改不了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给份子钱”确是一项非理性的开支,它压的好多家庭喘不过气来。
农村给份子钱名目繁多,生、死、乔迁、房子峻工、男婚女嫁、子女入学、孩子满月、孩子周岁、祝寿、瞧看病人、购买大型农机具、开业等等,就连买辆小车都要给份子钱。一般的200元起步,粘点亲戚关系或其它关系的会成倍的给。
“给份子钱”是盘剥“三农”的一把“利剑”。农民没有购买生产资料的钱可以赊帐,但给份子钱不可能赊账,借钱也要垫上。有一些家庭全家外出打工,与这项非理性开支也有关系,在我们这里一般家庭一年支出于给份子钱不下于3到5000元,多么触目惊心的一笔支出啊!
那么,在农村“给份子钱”为什么就改变不了呢,一句话,死要面子,恶意攀比。别人家都去给份子钱我为什么不去呢?难道我比别人孬些,穷些吗?难道事过后我见不到这家人了吗?不去,见面多尴尬,不好解释讶!难道我家就不会有这事、那事了吗?如果到时候我家有事别人都不来,我多没有面子等等。思的想的都太复杂,还是去吧。没有钱借钱也得去。
农村办事,大家都去给份子钱,消耗的是农民的钱财,获利的是饭店、烟酒店。
农村给份子钱是遗留多年的习俗,不是说改就能改掉的,我只是想说农村办事要理性化,不要一点事就招之呼之,害怕别人不知道似的。严重的铺张浪费压的多少家庭喘不过气来。什么是“面子”?“面子”值多少钱?办事要量力而行,包括你、我、他。
但愿人们慢慢淡化“给份子钱”,过一个平淡、健康、幸福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差不多,城里也给份子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来有往这是中国的习俗,就我们这边来说的比较很好的也是刚好上千,一搬的200一年下来村上有几家喜事也是热闹了几分,我们农村一搬是煮三天大家在一起比较热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情事故是几千年传下来的。你能改变吗!都想改变。可是谁又来第一个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中的份子钱确实给很多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
结婚、生小孩办满月酒、升学酒、乔迁新居、丧事、生日酒、还有的人还办冲喜酒等等等等。有时候一个家庭一天要送几份份子钱,假如一家送一百块钱,几家就要几百块。这样让很多人都吃不消啊!
我丈夫有一个堂弟,两夫妻都在外面打工,家里的父母孩子都没办法照顾到,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点,每一年要用一个人的工资用来送份子钱,家里还有孩子要上学,父母三病两痛的还需要钱。这样让一个家庭怎么过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咱国人遇事也都喜欢讲情分,特别生活在一个村子里的农民,大多都是一个家族或有沾亲带故的关系,人情味看起来特别浓,但只有两家人之间来回走动,才能体现感情是否深厚。除了逢年过节来回走动时送的礼物,也只有份子钱才能体现两家人的感情了。
份子钱从过去的几十元一路水涨船高到现在的几百上千元,仍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人甚至直接用份子钱的多少来衡量关系的好坏,更是把份子钱当做定位关系的标准。遇事随份子本来是好事,但是我们农村人太实在,如红白事等,可能收到的份子钱要大于实际开销,但是后面仍要不停的去还,别人送一百,几年之后不可能再还一百,只能是翻一倍,甚至数倍。
当然,出的这份份子钱也有个礼尚往来,很少出现打水漂的情况,毕竟在一个村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只会出多出少,不会出现一分不出的情况,但是在当时来说确实是一笔较大的开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城市里的份子钱更老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